“话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1823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话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话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话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话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 将话题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试图解决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差等现状,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及建议。 一、问题的缘起 (一)对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 通过对初中英语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不容乐观。 首先从英语学习兴趣来看,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英语学习不太感兴趣或一点也不感兴趣,感兴趣的学生只占少数。 从学习信心上看,过半的学生认为自己还能学好英语,而其他学生则不确定,信心明显不足。 此外,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请学生使用三个词汇来描述自己对

2、英语学习的看法,半数以上的学生使用了消极词汇。如枯燥、烦、讨厌、无聊、没劲等,且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只是为了应试。无疑,学生现有的英语学习状态亟待改变。 (二)“话题式”教学法提出的必要性 1.对教师教育理念的反思 为了应对中考和高考,“读写先行,忽视听说;狂考滥做,分数第一”的教学理念一直影响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些教师仍然采用“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仍停留在“抓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的培养。 2.对英语功能认识的反思 语言具有多种特性工具性、人文性、社会性等。我们通过学习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从而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很显然,

3、提升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之一。 3.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思 由于长期以来受“以教师中心”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注重学科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育首先要考虑人的发展这个重要目标。在教学中形成从课本到作业,从作业到试卷的教育倾向,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中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现象。 这一切让我们不禁思考,能否有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转变现状,打破尴尬?能否让英语学习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而不是一味死记硬背?能否让英语教学真正服务于社会生活而不仅仅只是一门需要高分的考试?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开始探索“话题式”教学法的运用。 二、

4、“话题式”教学法可行性理论支撑 (一)克拉申的二?Z习得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主张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为了使学习者有所进步,向其输入的信息只能稍微超出其目前所处的水平。 (二)知识迁移理论 知识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学习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 (三)学习兴趣的理论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乐学”是一种强烈的学习热情,只有进入“乐学”这一层次,才能使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根

5、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课堂上要使学习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将学习材料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语言学习的规律理论 语言学习规律就是从听和说开始,并不断模仿,通过输入才有输出。之后慢慢建立起语言的思维、英语的思维。而要使学生愿意听、愿意说,教师必须创设与学生实际相符合的情境,在情境中设计听说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发展并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最终达到提高成绩、发展自我的目的。 三、问题研究的设计 (一)问题研究的理念 1.语言习得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得以提升 一个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掌握语言的熟练程度

6、,还能提供课堂上的“可理解性输入”,以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语言运用能力在生活化场景中得到激发和强化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桥梁,是人与人沟通最主要的媒介,英语教育需要把教学中心从基础转向实践,从注重书面逐步转向侧重表达。只有真正将语言运用于交流中,才算掌握了这门语言。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不断的语言应用训练。 (二)问题研究的思路 本文采用的“话题式”教学法选择以本校七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前后纵向对比为观察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话题式”教学法去改变以往陈旧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法运用实施,以学生在英语学习兴趣、自信心、课堂开口说英语频率、卷面成

7、绩等方面的变化为考量维度,来证明初中英语阶段实施对话教学是否能达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效果。 四、问题研究的实践过程 (一)初中英语“话题式”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话题式”教学法是指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实施方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以话题为载体,在课堂中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自由、无拘无束地表达所思所想。在话题叙述或讨论的过程中,不追求语法的精准度,更关注的是让学生能大胆开口,从不敢说到敢说,再到很想说;从说单词到说短句再到说长句。最终达到让学生能够用英文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享受英语学习的乐

8、趣,体会英语学习的成功。在“话题式”教学的初期多为叙述式交流,后期多为讨论式、辩论式交流。 (二)初中英语“话题式”教学法的操作流程 1.选择话题(教师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并要求学生提前做好关于这个话题的体会准备) 5.评价机制的研究 (1)目前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评价指明了学习的方向。而对于教师来说,评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内容。目前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注重语言知识的考查,忽略了语言能力的运用 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运用关注较少,或没能给出及时、相应的肯定与评价。 注重语言知识的灌输,忽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是直接讲授语言规则

9、,鲜少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来“领悟”。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也不太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是简单直接地灌输。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较少,缺乏对个别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予肯定或点评。 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习兴趣的培养 语言知识指的是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的知识。在英语课堂上常见到教师纠正学生语法、语音错误的场景。然而教师善意的纠正有时会伤害学生的信心,导致他们害怕开口,害怕语言尝试,担心被同伴嘲笑,从而慢慢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兴趣。诚然,语言知识是重要的,它能更好地促进语言的规范使用。 (2)话题式英语教学法的评价理念 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使他们今后能适应社会需求,学以致用,最

10、终达到能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这一最终目的,改变评价理念是刻不容缓的。 优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成为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长久持续地支持学生的英语学习。 优先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肯定具有良好学习态度的学生,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优先关注学生的学习信心,鼓励学生开口尝试说英语,短期内可包容他们语音不太标准,语法不够准确,给予恰当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并树立学习信心。 优先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使学生在“话题式教学法”的语言运用中理解、运用、掌握语言知识,而非机械记忆语言知识。 (3)话题式英语教学法的评价内容 随着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理念的提出,评价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话题式英语教学

11、的评价内容不再只是语言知识,还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以及学习自信心。 (4)话题式英语教学法的评价方法 课题研究中,教师秉承以上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教学评价。以下是对具体评价方法的总结。 赏识不同的语音,包容学生的不足 比如,曾有学生常把/ei/发音成/ai/,教师对他的评价不是直接纠正,而是说“wow,amazing,good Australian English and you sounds like an Australian boy. You can live well in Australia.(哇,很好的澳大利亚英语,你听起来就像是一个澳大利亚男孩。你在澳大

12、利亚一定可以生活得很好。)”赏识和包容极大地帮助了学生树立自信心,更踊跃并自信地开口说英语。 评价指向丰富,多方位肯定 教师的课堂评价通常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有时一句表扬和肯定会令学生欢欣鼓舞,而一句批评否定,会令学生丧失信心。因而课堂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基于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为了鼓励学生,培养兴趣,树立信心,教师在课堂评价中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学生,而是因人而异,给出不同的积极评价。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我们认为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和实施“话题叙述式”教学法,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兴趣及对待英语学习和考试的态度有了显著改变。

13、(二)建议 “话题式”教学法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它的使用深度和广度。在实施“话题式”教学法的过程中,以下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1.“话题式”教学法是初中英语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而不是一种教学模式。它可以用于多种课型,如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等,也可以运用到课堂中的不同环节,如导入、呈现、深化、巩固等。 2.“?题式”教学法可以以多种教学形式呈现。如独白、对话、辩论、表演等。但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推进,学生知识量的不断增加,一定会有更多教学形式来呈现“话题式”教学法。 3.话题的流畅表述,需要学生有相应词汇和经验的积累。因而,话题的选择方面最好与现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保持一致。 4.成绩不能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在运用“话题式”教学法的过程中,不要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给予更多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一定程度,考试成绩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