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2276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立足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立足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足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立足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生活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应用文,而中职教材中所设置的应用文更是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关于应用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中职生学习应用文的必要性,我不再赘述,这里只想重点说说应用文教学的一些方式方法,以求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应用文素养的提升。 应用文教学,最忌照本宣科。有的老师认为应用文好写,应用文写作理论好懂,于是教学时机械地传授写作理论,让学生在书上写一写画一画重点内容,再布置写作任务,于是万事大吉,该课应用文教学任务完成了。如此教学,课堂索然无味,再加上应用文本身的枯燥性,于是上课不愿意听的学生增多了,继而厌恶应用文教学和憎恨写作的同学增多了,这一连

2、续恶果的产生我们不能归责于学生,应归咎于教师本身。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教师是轻松,是好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其实根本没有,因为学生没有达到教学目的。故我们教师不要轻视应用文教学,应用文对我们来说可能是容易的,但对学生而言仍是难点。把应用文的知识以及所形成的能力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这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问和艺术,我们应慎重对待。但总的来说,我们应根据应用文文本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可利用的资源等,大胆地整合教材,使教学内容和方式更适合所授学生,使他们愿意听、乐意听,进而达到把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 重视每课应用文的案例学习。案例,是为该种应用文提供的范例。以此为学习的突破口可使学生学得轻松。例

3、如,我在教学高教版语文职业模块第五单元中的“求职信”时,在简述了求职信的重要性之后,接下来的教学步骤是1、学生浏览该课中的案例;2、请两位同学分段落把该案例读一遍;3、学习求职信的格式请一位同学站起来,师生对话,指出求职信组成的五个部分(标题、称呼、正文、落款、附件)以及各部分位置特点;4、学习案例中的正文,看正文到底写了什么内容。我在黑板上出示问题,让学生在正文中找出以下部分自我简介用人消息来源自我求职条件,其中包括在校表现、社会实践表现、其他方面的能力、自己的潜能个人愿望致敬语。五个部分请五位同学分别完成。怎样学习每一部分,这里以第一部分“自我简介”的学习为例来说明。第一位同学在正文中找出

4、“自我简介”的部分后,为了使这一部分内容学得更全面,我再让该生阅读第112页理论说明部分,让其指出该部分一般介绍哪些内容,这样学生就知道该部分的内容范围了。于是其他部分也是如此。最后再让学生明确求职信的正文要写哪些内容,学生就很容易说出其五项内容自我简介、求职目的、求职条件、个人愿望、致敬语。这里在学习案例的同时,也把求职信格式和正文内容构成的理论知识也说清了,一举两得,既完成了教学重点,也解决了教学难点,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突破了重难点,于是顺利进入求职信写作佳境。你想,学生对求职信格式把握了、正文内容构成理解了,进入写作阶段,他们是能够接受并且是乐于接受的。我们常说差生头脑笨,怕学习,其实他们

5、中的很多人不是如此,而是因为对知识不懂,所以表现学习上的懒散、漠视,一旦懂了,会积极地学习,积极地完成作业的,我深信这一点。老师的教学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有的老师教学学生喜欢,有的老师学生不喜欢,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当然知识方面的多寡深浅也会影响。总之重视案例学习,且方法得当,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中的案例、事例、作业,多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东西,他们熟悉、感到亲切,甚至喜爱。这些内容,教师讲解时,他们听得懂,也听得深入,在此基础上,教师容易由写作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内容,顺利突破难点;让学生说时,他们有话说,且会越说越多,于是学习积极了,素质提升了,课堂也

6、活跃了;让他们写时,他们有内容写,也会越写越多,越写越好,于是学生自己以及教师的教学都产生质的飞跃。当然,如果课本中案例不适合学生学习,教师可大胆删除,重新选择适宜的案例。如在学习策划书时,学生对文中的应用文可能不清楚,这时可举身边的事例加以引导,如校团委举行学生演唱比赛,本班选择班干活动等,都要有具体的活动计划即策划书。所布置的作业应用文写作,写作内容更要贴近学生实际,例如上面的的策划书学习后,我让学生写一篇为即将到来的本班元旦晚会的策划书,学生很是积极,最后作文本全部交上来了,否则会交得很少。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应用文教学中同样适用。面向全体,教学不偏倚好生,又不忽视差生。问题思考、探讨

7、时,根据问题的难易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解决,这是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教学中这方面体现很多)。一节课下来,好生觉得收获大,差生觉得有进步,大家都认为这节课值得上,长期下来,大家都会重视你的课堂,于是课堂的严肃、活泼、奋争的学风形成了,于是老师教得有尊严、有成就感,学生学得充实、有信心。有的老师抱怨课堂有学生吵闹、玩手机等现象,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课堂上老师忽视差生的存在而使他们没有被尊重的感觉,继而自暴自弃了;或者课堂问题过难,他们难以理解,日久天长便厌学了。所以,面对我们的课堂,老师多反省自己,少责怪客观的外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是教师必须遵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是教育界永远研究的青春常在的课题。 应用文教学应注意的方面很多,这里略谈这四点,以供大家参考,如有错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