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2676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角》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认识角》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认识角》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角》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角》教学设计.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认识角教学设计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教师应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课题】认识角(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认识角(角的初步认识)。 【学习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知识与技能) 2.通过找一找、

2、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能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过程与方法)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互联网,活动角,硬纸条,图钉,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圆形纸片,三角形纸片,剪刀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谁?(教师分别出示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

3、你会怎样分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是一?,圆是一类。 师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个图形的边都是直的,圆是一个曲线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个图形都有角,圆没有角。(你真聪明!)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师你身边的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谁愿意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角(也可以找找教室里的角) 生数学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 师请你用手指一指。(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 师老师这也有几个物体,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它们上面有角吗? 师(出

4、示剪刀图)你在剪刀的什么地方发现了角?给老师指一指。(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 师钟面上的角藏在哪儿?(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的角) 生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一个角。 师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红领巾上的角呢?(课件展示) 师下面,我们把上面的这些角请下来。 师哦,原来角就是这个样子的。 (二)认识角 1.抽象出角的概念。(多媒体从屏幕中的闹钟、折扇、剪刀等实物图中抽象出各种角,电脑闪烁出)。 2.折角,请学生从抽屉里拿出一张不规则的纸来折角。 3.摸角并感知角。 师刚才同学们说三角板上有角。请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

5、)。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4.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生1角有个尖,它刺手。 师同学们,请你们用手摸一摸这个地方,是不是有同样的感觉? 生是。 师我们就把这个地方叫作角的顶点。(课件展示) 师你还摸到了什么? 生2我摸到角的两边是平平的、直直的。 师我们把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作角的两条边。(课件显示) 师一起来看看,图中的这些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生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三)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你能在纸上画几个不同的角吗? 学生活动,教师做好指导。 展示学生画的角,挑一个画的规范的和一个画的不规范的进行对比。 师这

6、两个角你更喜欢谁呢?为什么? 教师让画角规范的学生说说角的画法,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师下面老师再来画一个角,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教师画角(我们先画一点,这是它的点出一点,再从顶点起画一条很直的线,这是它的再从顶点起往不同方向再画一条边。) 师为了便于区别这两个角,我们还可以给它们取个名字。比如第一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口的地方,用一个小“)”线把两条边连起来,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上数字1。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教师板书) 师剩下的这个角可以怎样表示呢? 师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起个名字?然后把它记下来,读一读。 (四)练一练(课件) 师好了,孩子们,现在我们

7、已经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1)辨角。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课件出示。 (2)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的角。 师同学们打开课本67面“指一指”中有一组图形,你能从中找出角并标出来吗?试试看(学生自己先在书上指出,教师出示淘气的作业,集体讲评)。你们和淘气找得一样吗?为什么? (五)思考 教师同学们都是非常聪明的,接下来请思考一个问题老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后,还有几个角? 学生思考并回答。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一)玩一玩 师看来你们已经和角交上了朋友,接下来我们来玩游戏吧! 教师出示活动角。 师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角,就

8、藏在你们课桌里面,请你拿出来,玩一玩。在玩的过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老师指导。 生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角是有大小的。 师你怎样使得角变大、变小? 生我把角的两边拉开,角就变大,我把角的两边合拢,角就变小。 师角的两边拉得越开,我们就说,张口变大,相反,就是张口变小。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大,什么样的角小吗? 生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师你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里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 (二)比一比 师既然角是有大小的,怎么比较呢?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手中的角固定好,然后同桌的同学比一比,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指两名学生上前

9、比,老师指导比的方法顶点和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比另外的一条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那个角就大。 同桌用这种方法比。 师我这儿有两个角(一个边长但张口小,一个边短但张口大),你们观察一下,哪个角大? 生1边长的角大。 生2开口大的角大。 师怎样知道哪个大? 生比。 比两个角。 师哪个大?这说明了什么? 生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总结评价,内化延伸 1.填空(出示课件) 2.判断(出示课件) 3.数一数(出示课件) 4.如果我是角。 师学了这么多与角有关的东西。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学生介绍角。 生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与

10、边的长短无关。 师介绍得真精彩。 这些可爱的角,用处可大呢! 五、联系实际,了解角的应用 师生活中角都有哪些应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评课 各位老师,今天看了张晓丹老师执教的认识角一课,觉得身为他们班的孩子的确很幸福,教师安排了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感知角。 (一)找角 张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里有角?然后出示实物(剪刀、钟、红领巾)让学生观察,找出哪里有角?从中抽象出角的图形,指出这就是角。最后,又让学生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角。这一设计,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角,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让

11、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将数学知识植根于生活的沃土。同时注重了角的摸法指导。 (二)摸角 张老师让学生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充分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去体验,感知角的顶点和两条边,突出角的本质属性。初步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符合儿童的认识特点。 (三)玩角 比较角的大小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张老师充分利用教具活动角,让学生动手玩一玩,比一比,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充分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得出角的大小比较方法。把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玩中学,在做中学。真正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从而难点得以突破。 总之,这节课张老师通过找角、摸角、认角、画角、比角等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学生轻松,学得愉快,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理念。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W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参 考 文 献 1陈新智.问题情景教学模式的初探J.化学教育,2018,24(2). (责任编辑李雪虹)第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