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途径和注意事项.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3222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途径和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途径和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途径和注意事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途径和注意事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途径和注意事项.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途径和注意事项 迄今关于网络给中小学生带来消极心理影响的论述颇多,反映出网络带来的有些问题较突出,需要我们重视。但同时,应看到网络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优势与机遇。近十几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积极心理学,为网络时代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视角。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 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

2、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体现在修正先前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 强调心理学的发展既依赖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 同时更依赖于培养、建构人类的优秀品质, 二者可相辅相成, 平衡发展。其研究主题集中于积极的主观体验,如快乐、幸福感等;积极的个人特质, 如自我决定、智慧、创造力、美德等;积极的社会环境, 如社会关系、文化规范、潜能发展的家庭影响,即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系统。积极心理学尤为强调在积极体验中实现积极改变。 二、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明显的特征是可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3、有很多优势具有新颖性和操作性,易被接受;具有灵活性和即时性,大大扩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快捷复制、覆盖面广等特点,可让更多人受益;具有自主性和自助性,能较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共性与个性并举”;具有平等性、双向性和交互性,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和心理健康双向调节机制的建立;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有助于心灵的真正开放;此外,网络通过图片、声音、动画等的结合,可充分调动中小学生的多种感官系统,使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更生动有趣、印象深刻。因网络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可充分利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使两者相得益彰,故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大的优势。

4、三、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通过网络对中小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多方位多形式进行(1)学生的有些心理需求因各种缘故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没表达出来,而是通过网络宣泄出来,故可积极发挥网络的需求表达、情绪宣泄作用,并通过网络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对于积极需求,应适当满足;对于不合理需求,要正确引导,以促使其心理需求的有效表达。(2)通过网络,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评估、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网络的快捷性、便利性、隐蔽性等特点为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可通过微博、即时通讯工具等媒介进行心理知识渗透、心理问题辅导和心理潜能激发

5、。(3)通过网络,可采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创建青少年文学网,传播优质文学,陶冶其情操,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可在校园网或青少年类网站中刊登学生的文章,这既有利于提高其写作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也有益于其心理倾诉和自我分析。(4)通过儿童青少年音乐网,可使学生通过听音乐放松身心、陶冶情操;通过网上点播适合中小学生的心理影片和电视节目,可使其在影视欣赏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5)通过网络,可培养学生的意志。何时上网,何时不上网,上何种网站,这些抉择过程能锻炼其意志。同时,学生沉迷网络往往反映了其自控力差,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提示对这些人应增强其自控力,加强塑造意志品质。(6

6、)通过网络,可及时、全面地了解优质书刊信息,并向学生推荐优秀书刊,从而更好地实施阅读疗法。(7)通过网络,可下载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尤其是视频资源和图片资源,从而为多元化、多感官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资源支撑,使学生能形象化、体验式地学习心理知识和技巧。 2.通过网络提高家长和教师的素质,改善家庭和学校的心理环境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心理潜能的发掘不足,往往与其父母心理知识缺乏、教养方式不当和家庭环境不良等有关。通过心理专业网站、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家长论坛等,家长可掌握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并与专家、其他家长进行亲子教育交流,从而更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状态,更科学有效地应对孩子的不良心理和行

7、为,更能根据孩子的状况采用合适的教养方式。家长也可在网上接受心理咨询,提高自身心理功能,进而改善家庭心理环境。中小学生因心理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特殊性,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过程需要心理教师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具备相应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等。网络为其学习这些知识、技术提供了丰富资源和良好渠道。心理教师应重视通过网络了解国外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理念和技术。其他科任教师也可通过网络习得心理知识,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或查找心理机构为学生心理服务,从而能更有效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值得重

8、视的是,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任课教师渗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此外,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较紧缺的现状下,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心理师资培训无疑是提高教师素质的良好途径。 3.通过网络构建“三位一体”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综合运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为更好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提供了条件。首先,学校、家庭和社会(社区、医院等)可通过网络就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快捷有效的沟通,学校可通过网络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网络与社区、医院等的心理健康服务部门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学校、家庭和社会应通力合作营造良好

9、的网络文化环境,共建一些优质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网站。学校应调动多方力量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尤其是对校园网的评论、留言版块进行监管,以净化校园网络心理环境。再次,学校、家庭和社会(企业)可合作开发有利于中小学生心理成长的网络游戏,不仅能使学生远离不良的网络游戏,增加其积极体验,也能促进其心理潜能开发和心理健康发展。此外,学校也可通过网络了解社会上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以兼职的形式聘请咨询师到校开展心理咨询,或进行电话/网络心理咨询,并协助心理教师的工作。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已形成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主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教学、心理讲座)、心理咨询(面询、电话咨询)与心理辅导、校园

10、文化渗透(板报、校园心理活动)、学科教学渗透等形式来进行5。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已发挥并将继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例如,可对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阶段性现场评估;可对学生进行周期性的网络心理健康知识教学。但因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存在服务对象数量有限、个人教育成本较高、时空制约作用明显、心灵开放程度偏低、师资培训难以跟上等局限性,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又能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故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教育的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能极大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四、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树立科学的网络观,因势利导,挖掘潜能,促进发展 网

11、络(尤其是网络游戏)可能会给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但我们不能就对学生灌输“孩子上网是不好的”观念,不能全盘否定网络游戏的作用,否则易导致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性差,造成其对网络的误解,对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的兴趣减弱,使其信息技能偏差,不能较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过分压制学生的网络认知和网络行为,也往往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如产生网络恐怖心理、网络强迫倾向)。教师和家长应因势利导,发掘学生在网页设计、软件设计等方面的潜能,使其天赋得到充分发挥。对于沉溺网络的学生,应努力探究其沉溺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以标本兼治的原则应对此类问题,并以问题为契机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此外,教师和家长本身不能

12、滥用、沉迷网络,而应成为善用互联网为工作和生活服务的榜样。 2.加强中小学生的自我教育和道德教育,注重在积极体验中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 网络的多面性易使个体丧失自我,故网络时代应更注重对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其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超越自我,铸就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网络世界道德的缺失,警诫我们必须更注重中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应对学生进行上网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树立良好的网络自我道德。同时,应塑造学生积极的思维模式和信念,让其看到并发展自身的美德,看到大多数人的美德,相信“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是好的”。研究普遍发现,有些人格(如内向、冲动性)是网络成瘾的易感因素,有些人格(如感恩

13、、心理韧性等)则是网络成瘾的抑制因素。中小学生的人格正处形成时期,关注并塑造其积极人格,是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故应大力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寓教育于快乐之中,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形成积极人格。 3.注意引导学生有效使用网络上的心理信息和心理健康服务 学生有心理困扰而在网上寻求帮助时,往往会看到先前一些有相似困扰的求助者的求助信息,而给予求助者反馈的作答者可能因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而从常识上给予求助者开导,或其给予的心理学知识回答存在误区。同时,网上的有些心理学信息可能因多次网络传播而被曲解原意。学

14、生在浏览这些内容时,往往因自身辨别能力有限而全盘加以接受。当涉及心理问题的诊断时,这些误区或曲解可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困扰贴上更消极的标签,或使其轻视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碍而错过心理疾病的早期治疗,或使其无视自身存在的心理弱点而忽视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此外,网络上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参差不齐,“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更是鱼龙混杂。故应注意引导学生有效使用网络上的心理信息和心理健康服务,建议学生浏览优质、权威的心理网站。心理教师应多浏览或参与网络上的心理求助问答,这既可增强对心理问题的全面领悟,提升心理问题解决能力,也可了解一些常见的心理学易错知识点,进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就这些易错点进行辨析,优化学生心理

15、知识结构。 4.注意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学习与借鉴 网络时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会出现新的特点,故教师应与时俱进,学习和借鉴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理论。例如,针对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尤其是网上性信息的泛滥化,可深入学习网络心理学、网络教育学、网络社会学、青少年性心理学等,对学生加强“健康上网”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和性心理辅导;针对学生的网络过度使用问题,可灵活应用内观疗法;针对中小学生喜欢听故事,青春期学生有叛逆心理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中可借鉴积极心理治疗理念和方法,尤其是注重讲故事、寓治疗于故事中的方法;针对言语表达能力欠缺,或思维能力尚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学生,可借鉴

16、绘画疗法或沙盘游戏疗法的相关技术了解并辅导学生;针对学生学习时间紧,有心理问题又羞于求助心理咨询师,而更倾向于在网络上寻找心灵解惑之道的特点,可灵活应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和阅读疗法,研习网络心理咨询。 5.注意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追踪辅导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停留在心理问题解决层面,而应透过问题看到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弱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积极情绪情感构建能力和积极心理品质,而能力的培养、品质的塑造需较长的过程,故应注意对个别学生(尤其是有过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遭遇过严重创伤事件的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追踪辅导。网络为这种追踪辅导提供了便

17、利性和保密性,即使学生转学、升学后,仍可通过网络进行心理辅导。这种追踪辅导,能巩固前期辅导效果,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减少问题的复发率,更稳定地发掘自身潜能、发展积极心理品质。此外,网络也方便心理教师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而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转介追踪辅导。 6.注意正确理解和把握“积极” 提倡让学生有积极的体验,要注意防止对学生的溺爱,注意预防其享乐主义思想的滋长,注意“积极体验”之来源途径的合理性;提倡塑造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要注意兼顾其消极心理品质的克服;提倡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校和家庭环境,要注意预防对学生的过分保护,注意预防学生产生过分依赖心理,防止其把自己的一切问题归于无积极的环境。同时要意识到,无论是学生积极体验的获得,还是其积极品质的塑造,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自助作用,让其有能力去获得积极体验,让其能主动去铸就积极品质。对于自感没有良好环境也无法改变环境的学生,既要努力协助其改变环境中能改变的因素,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积极的视角解读环境,用积极的潜能超越境遇。心理健康教育应让学生谨记靠沉溺网络世界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环境,获得所谓的“积极体验”,终将导致个体现实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现实积极体验的进一步缺失和现有积极心理品质的进一步异化。 第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