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3399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美术教学其实也一样,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精妙之处。系统论和心理学等科学理论表明,针对被教育者复杂的情感律动表明,必须采用分步渐进的情感教育模式。现代教育学也表明缺少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性精神、完全人格等各方面的养成都是欠缺的。那么如何做到美术课堂教学的情感优化呢? 一 融洽课堂氛围,加强师生双向的情感交流 课堂是美术教学的主阵地,上好美术课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陶冶情操的很好途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产生兴

2、趣。如果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会变被动为主动,师生双方融洽的情感交流,易达到教学目标。新课程下的美术教育也更注重师生间的交流,重视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根据现代教学理论的观点,教学教程不同于简单的物质接受过程,而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的活动。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真诚地与学生交心、交流思想、交流意见。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肯定的鼓励,习惯于讽刺,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失败的自我消极心理”。当教师不经意地对学生说“你画得不行,这么差”或“你看看别人是怎么画的”时,并没有意识到已经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这往往会使学生认为艺术技巧复杂,高不可攀,在其阴影中越陷越深。这样,学生的创造

3、力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一些学生的天分也得不到充分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情感组织教学,使情感教育贯穿在美术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1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 美术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求充分利用教材优势。新课程下的美术学科内容包括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运用、综合•探索四大部分,它们对于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各有所长。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年龄特征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和阅历,努力寻找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激发他们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2借助教学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活动是认识活动、情

4、感活动及意志活动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中,认识活动处于主导地位,而情感、意志活动是伴随认识活动进行的。主体在新奇、惊讶、如饥似渴的情绪状态中进行认识活动,与在烦闷、厌倦的情绪状态中进行认识活动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新世纪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为教学过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人的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能使学生在轻松、新奇的状态下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结合教材,运用图片、幻灯电视和录像让学生观察、想象、讨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才能,学生这样学习美术,形象

5、、直观、有情趣。 3加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 赞科夫有句名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以及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艺术的教学语言能起到感染学生情绪的催化剂作用。而美育的结果至少表现在人的审美情趣的升华、美学知识的增加、道德素质的提高、追求美的意志力的增强和美学行为能力的增强。因此上课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感受的教育。上美术课时,我并不会用言语生硬的批评学生的奇装异服,戴首饰不美观或者说这是中学生守则明文规定不允许的,而是让学生讨论什么是美。最后我在黑板上写了几段名言,如自然总是美的(罗丹)。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的(老舍)。通过

6、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感染,让学生深深地知道美的含义。人的美是侧重于内在精神的美,当你对一个陌生人的内在精神方面还不甚了解时,这个人的形体、相貌、衣着、装饰等外表的美,也许会受到你较多的注意;一旦进一步了解到这个人原来是品质恶劣、趣味低下、灵魂丑恶的,那么他漂亮的外表,就会特别引人厌恶和反感,变成了“空有一具好皮囊”。相反,那些肢残的战斗英雄,虽身残,但仍然因其具有崇高的内在精神而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人在美的内外因素中,心灵应该是起决定作用的。 二 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师生间良好的感情交流是教学目标得到实现的首要条件。教师应充分重视师生之间的人际情感交流,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

7、,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优化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感情,这样才能配合默契,共同努力实现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也应有所拓展,不能局限于教室,局限于课本。让学生参与社会上一些艺术活动、艺术展览,带学生游览名胜古迹,恰恰是非常理想的美育课堂教学,在那里获得的审美体验,师生间心与心的情感交流,能达到顶峰,是教科书和课堂中无法获得的,也是师生间培养情感的重要渠道。在积极、健康生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能更好地接受知识,达到的教育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教师要从情感入手,将美的教学内容和美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相互融合、和谐统一,从而使教学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 责任编辑范可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