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3724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针对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改革方法和手段,总结出基于“基础+专业+教学考证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了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对如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研究。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process, an actual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of teaching reform were provided in

2、 our college, summed up a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 “basic + professional + combinations of textual researc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iversifie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was build, and an effective research on how to develop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were carried out.

3、Key words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iversification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计算机基础教学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但传统的计算机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通过不断探索,我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与应用脱节的问题。 1 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属于扫盲式教育,学生能力应当达到的定量标准不明确,这种计算机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处于盲目状态,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学目标不

4、明确导致教学内容不明确。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保障。如何把握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和尺度,使之既能满足直接上岗服务社会的要求,又具有支持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探讨的问题1。 由于生源地的经济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不同,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据全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的调查显示,入学时已达到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学习要求的学生占14%;已学过一些,但不达标的占36%;根本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占49%。如何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且乐于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教学难点。另外,教学、考核方法多以笔试和上机操作的形

5、式完成,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客观的评价。 2 教学改革方法和手段 2.1 做好“三篇”文章,创导自主学习 大一新生受高中阶段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被动地为考试分数而学,与实际应用相脱离。而有些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存在问题,仍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忽视了对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高,显然与计算机基础教育不相适应。 2.1.1 开学篇 第一门课程,介绍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规划其他课程,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习积极性。从教学、学生、社会三个不同的角度阐述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思想上有正确的认识。从教学角度看,计算机基础对整个课程体系构建起平台支撑的作用。从学生角度,通过学习可以深入全面理解当前和未来

6、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结合专业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找到解决平时遇到的问题的方法,如病毒、组网接入网、计算机系统正常工作等。从社会需求角度看,可以改善就业前景,计算机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成为学生就业砝码以及各种职业考证要求。通过不同角度的说明,让学生明白要学什么以及学习的意义,并且通过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习的兴趣,为以后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 2.1.2 自主学习能力篇 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很重要。开学初对学生做思想教育,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大学教授的技术可能在几年后被新的技术取代,但是如果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思考,无论以后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都能游刃有余地对待。 大学不是“职业

7、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高职院校的毕业证书虽然不像重点、名牌大学那样具有很高的含金量,但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起到扬长补短的重要作用。 2.1.3 问题引导篇 当遇到问题时找到解决的方法,对典型方法进行点评,并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及时解决问题。这里其实是以问题为导向,利用现在丰富的信息资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 2.2 基于“基础+专业+教学考证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工作、生

8、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胜任本职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也应发生相应改变,如何让计算机基础教育适应各行各业的发展,推动这种发展,唯有进行自身改革。经长期探索实践,我院逐渐形成了“基础+专业+教学考证结合”的教学方式。 2.2.1 夯实基础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大部分学科和专业,有些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应用、网络基础、病毒知识、计算机日常维护、常用工具软件应用、办公自动化套件应用等,不管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应该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学习与工作。我院在

9、计算机实验室对学生控屏授课,提高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课堂教学效果。 2.2.2 结合专业 计算机基础课程总体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块。授课时不能厚此薄彼。对于不同专业,理论部分的讲授要区别对待,明确教学对象和目标。例如计算机基本知识、信息表述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搜索能力等,是对所有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计算机工作原理、数制转换、计算机软件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作为了解就可以了,因为这些知识对他们不实用。而计算机专业主要是培养计算机软硬件和IT行业应用开发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使学生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有初步而较宽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实践部分,要求所有学生通过学习办

10、公自动化软件,如Word和Excel等完成汉字录入、文字排版和数据处理等日常办公操作,通过学习网页制作软件,能够对网页进行编辑发布,通过学习数据库管理软件,能够对信息进行查询并对信息管理的后台数据库进行维护,因为这些软件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引入“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结合各自的专业组织不同的案例,让学生既知道具体的操作方法,又知道知识的应用场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2不但解决了知识点多、效率低、与实践应用相脱离等问题,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2.3 教学与考证结合 教学考证结合是指计算机基础教学结合证书考试进行。针对我院的情况,考证主要是江苏省等级

11、考试以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两种,真正使学生通过考核把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管理信息、传递信息、展示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也促进了学校对硬件环境的建设,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3 目前计算机等级考试还没有很好地结合专业特色,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不能只用等级考试成绩评价。我院实施面向过程的考核方式,即考核包括平时成绩、期中测试、期末机考、创新作品等,这种考核方式取消了所谓的划重点,能够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端正了学风、考风,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1 平时成绩 包括学

12、生出勤率、课堂小练习、实践作业情况。有效避免了部分学生平时不用功、考前抱佛脚等现象。让学生明白,学习重在平时,考试只是帮助学生检查自己在该门课程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3.2 期中测试、期末机考 从历年等级考试题库中随机抽题,既能突出重点又能杜绝考试作弊。对教师也是一种教学水平的检测。 3.3 创新作品 规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利用软件根据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去创造。如利用Word完成海报的排版和制作,利用网页制作软件制作一个宣传个人的精美小网站等,并在网上展示作品。创新作品成绩也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死记硬背地去学习。 4 结束语 笔者分析了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改革方法和手段,总结出基于“基础+专业+教学考证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了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对如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倡导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对培养学生在将来的工作过程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