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及应对措施.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3966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及应对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及应对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及应对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及应对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及应对措施.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及应对措施 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影响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要求全社会在看到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自媒体给大学生思想带来的挑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应对自媒体对网络道德心理的侵蚀。 自媒体环境下信息生成与传播速度快,信息平等而又即时的传播。同时,自媒体中的信息可以说是大爆炸,涉及的内容种类多样化,而自媒体用户输入文字的字数受限,在内容表达完整方面欠缺,其他用户在阅读时再加上断章取义,二次传播到自媒体上,易造成碎片式的信息传播。基于这样的特征,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一、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不利影响 (一)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由于自媒体

2、传播主体没有身份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消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充满着多元的价值观,这对大学生价值观及其判断标准有非常大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中分享信息、分享快乐的同时更注重自身的价值追求和个性化需求,不可避免会出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倾向,如在微博、朋友圈中常见的炫富、愤青等等。其次,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钻自媒体平台的安全漏洞,利用微博、新闻跟帖等多种隐蔽方式,渗透他们的文化,操控敏感话题,传播谣言,煽动大学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一些“有心人”对这些问题曲解,容易造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怀疑,丧失社会认同。长此以往,这些错误的言论影响他们获取正确的价值观及其价值判断标准。

3、 (二)冲击着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心理 网络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同时也兼指个人的网络行为品质和修养境界。自媒体中的不良内容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有消极影响。 首先,其易引发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冷漠。在自媒体中过度报道很多惨案,并且过度渲染,使大学生对这种事件的发生并不感到恐惧,甚至有一些人看到会模仿其作案手段。例如2018年10月的大学生虐猫事件,就是因为道德情感淡漠而导致以暴力、血腥手段而满足自己变态的心理;还有很多校园暴力事件,事后记者采访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时,他们回答是“在网上看到别人也这样做”。他们心中把这样暴力事情

4、看得很平淡。其次,易导致大学生缺乏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大学生在各种自媒体中拥有虚拟身份,容易导致自我定位的混乱、道德责任感的缺失。例如,微博中有些人蓄意曝光别人隐私和爆粗口,由于是虚拟身份,便不顾后果,任意评论转发,其中很多人并不知道真相,人云亦云,给当事人造成困扰,这种行为正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二、应对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消极影响 (一)高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需要高校对舆论加以引导,即高校在官方自媒体中要摆明自己态度,告诉学生正确或错误的价值观及价值判断标准。利用师生及学校官方自媒体平台,打通学校,各学生组织以及学生自媒体平台间的联系,构筑以自媒体为主要特征的高校思想文化

5、阵地,利用自媒体进行校园文化宣传和正确价值观倡导,积极参与热门话题的讨论,使信息从被动围堵转为主动引导,引导大学生走向正确的价值观方向。高校应充分利用自媒体的新载体、新方法,积极开展舆论引导工作,了解学生想法,掌握学生最新思想发展规律。通过高校的官方自媒体,与学生开展良好的互动,以致最终可以引领大学生思想的发展。 其次,完善高校自媒体文化建设制度体系。要形成制度管理和道德自律相结合的自媒体监督体系。首先要有明确的校园自媒体管理规章制度,设置大学生禁止使用的自媒体黑名单,净化自媒体的生态环境。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自媒体,学校应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举报,让学生们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下接受优秀文化及价值

6、观熏陶;其次要培养大学生上网自律精神,自觉抵御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提高对自媒体中海量信息的选择、解读及判断能力。 (二)积极应对自媒体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的侵蚀 我们要发挥自媒体平台多样化、易操作、低成本的优势,促使他们网络道德心理逐步走向成熟。 第一,利用情境模拟再现的方式使大学生体验网络道德情感。自媒体平台再现网络真实情景,比如大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众人尝试带入情绪,模拟在自媒体中针对一个特定的同学,然后记录该同学的反应,众人可以轮流体验,最后大家进行心得交流,并促进这些情感总结升华,促进他们遵守网络道德规范。除了这种形式,也可以针对某一网络行为举办直播辩论赛,管理人员在平台上公布辩论赛

7、主题,大家可以围观,可以发表评论。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引起大家思考,激发其网络道德情感,使网络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发挥自媒体舆论引导与监督作用。自媒体中的舆论引导就是动员起来自媒体中拥有众多粉丝的群主的引导作用。如微博中的大V用户和微信群主,可以通过发起话题、推荐信息置顶、建立公众号等方法,做公益项目、响应国家号召等正能量活动,促进大家自觉履行网络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自媒体的舆论监督是自媒体内部可以设置以舆论监督为职能的公众代言人,将一些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言行向公众公开,利用自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的特点,引起公众的谴责,纠正失范的言行,达到震慑其他有这种不良心理的人。 结 语 随着自媒体的使用,其中消极内容挑战主流价值观和冲击着网络道德。应对这些消极影响,需要个人、高校和社会的共同配合及相关制度的保障。合理使用和发展自媒体,加强高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利用自媒体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的成熟。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