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4033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艺术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艺术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艺术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艺术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高校各专业特别是艺术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本文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授课形式、作业布置和考试形式几个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得到了充分、快速地发展,计算机也作为每个人日常生活、工作所必需的信息技术工具被迅速普及和推广,对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要求也被一再提高。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图像处理”、“图形绘制”、“三维动画”等方面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要求几乎等同甚至高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院非计算机专业(含艺术类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

2、的主要途径。如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切实做到素质教育,让学生能真正掌握计算机这个智能工具,成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推动剂,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最高目标。 我院艺术专业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特色鲜明,其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主要特点有学生文化课成绩较理工科和其他文科学生成绩普遍偏低、设计是“生命”,一切教学内容均服务于设计、授课形式不统一。因此,如果以大学一贯的教学方法去实施艺术专业学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一定是不切合实际的。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我们不断探索、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设置 随着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开展及家用计算机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新生入校时已经有一

3、定的计算机基础,而不是从零开始。但是,由于中小学校师资和设备的局限,又使得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表1是对我院2018级新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调查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同学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小部分同学对计算机一无所知,大部分同学对计算机的了解不系统、不全面,只知皮毛,还有一些自认为很是熟悉,没有多少知识要学。因此,我们调整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力求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均有收获。 参照2018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和清华大学联合编写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18中文科非财经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参考方案,结合艺术专业的特点,我院艺术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设

4、置如表2所示。 采用专题教学的形式完成每项教学内容。每个专题设有不同教学目标,例如,计算机基础知识中计算机发展历程的教学不仅是为了了解它的进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其创新意识。对于实践性强的教学专题辅助了相应的专项实践题目如表3。 2授课方式与作业布置 艺术专业多是单元课教学,即一段时间集中开展某一门课的教学(如在一个月内每周一至四的上午或下午安排同一门课)。单元课的授课形式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是灵活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教或学或练,学生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比较明显的进步。“计算机基础”很适合这种教学形式,故我们建议学院采用单元课的形式完成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时间为两周,

5、共计56个课时。 在单元课的教学过程中辅助大作业的布置,也是艺术专业教学的又一特色。我们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任务开展之前就布置作业的内容与要求。通过大作业的完成,既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有一定的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大作业的评价,采用“集中评议,分级给分”的方案。学生作业全部收回后,组织有关教师集中讨论、比较(艺术类班级人数一般在20人以内),按五分制最终协商给出作业成绩。将学生作业全部展览,由全体教师统一评阅,既可以评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又可以避免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相互抄袭,此外,将教师的评阅意见收集整理反馈给学生,

6、还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3考试形式 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很久以来一直执行的是和其他公共基础课相同的考试形式笔试,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的20%+考试成绩的80%。这种传统考试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忽视学习过程,为应付考试忽略了学习的真正意义,笔头能力强而实际动手能力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卷面成绩合格或是优秀,但当遇到实际问题却做不好,甚至有的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排版都要求助于他人。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由“平时课堂表现+作业评价+上机考试+笔试”四个部分组成的课程考核模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更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下面对“上机考试”做简要的介绍。 我们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设置八个固定类型的实际动手操作题目,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上机考试题目的内容、要求、评分标准均是事先公开的,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觉主动地强化训练,从而较好地完成本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为避免学生背题,其中2至8题的题库中均设置了20道相似的题目,学生在参加考试时从中随机抽取。上机考试内容如表4所示。 4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在辅助艺术设计方面的发展是飞速的,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应不断随之水涨船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考试形式更趋合理化,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仍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点。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