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4621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融入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融入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融入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融入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融入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融入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效度与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息息相关的,本文将思维导图融入到高中英语文本解读中,并在语篇体裁解读、语篇结构解读、语篇语境解读三个维度上考察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思维导图对教师自身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思维导图文本解读高中英语一堂好的英语阅读课常常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相互作用最早发生在教师与文本之间,即教师在设计施教方案之前需要对阅读文本进行正确的、全面的和深入的理解,以便充分挖掘文本材料的教学价值,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把英语教师对文本信息的把握过程称为阅

2、读文本的解读。这一过程不仅是有效阅读教学的开始,也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然而,从阅读教学现状看,却存在着诸多由忽视文本解读或者文本解读不到位而引发的教学失误及低效现象1。为此,本文将思维导图融入到高中英语的文本解读中,旨在探讨英语教师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更好地理解、把握和使用文本内容。 一、文本解读与思维导图 “text”一词源于拉丁文的texere,中文译成“文本”,指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话语。从语言学角度看,文本是语义上完整的语段,可长可短,短则一个单词,长则一章节,它与功能主义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的“语篇”概念吻合,因而“text”也常作“语篇”翻译。解读指通过分析来理解,它是个动态的建

3、构过程,需要读者借助一定的阅读技巧与策略及已有背景知识对语言符号进行信息的预测、处理,加以理解、接受,建构起与主题相关的图式2,如结构图式、体裁图式、语言图式和语境图式。这些图式围绕某一个主题将文本中的信息符号、语言符号和读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建构内在的知识结构。作为一种图式工具,思维导图可以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以图的直观性特征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使学习者看到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能够从与新知识实质性联系中或者从与新知识相关或公共的属性中找到同化、吸收当前新知识的固着点,从而促进新知识与现有知识结构的整合过程,实现新知识的内化和意义建构3。简单地说,思维导图能促进新旧知识的

4、整合,并把整合的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使学习者看到知识之间的关系。这种可视化的图形表征通过具体形象的方式组织和表达抽象的意义建构过程,能有效地促进读者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和使用,所以将思维导图融入文本解读必将大幅提高文本阅读的深度和效度。 二、融入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对被选入教材的课文做出更好地解读呢?我们不妨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将阅读文本解读分成若干维度语篇体裁解读、语篇结构解读和语篇语境解读(见表1)。本文主要考察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三个维度上的应用及产生的效果。 表1阅读文本解读的三个维度 1.融入思维导图的语篇体裁解读 常见的

5、语篇体裁类型主要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指令文,“属于同一语篇体裁的语篇应该有相同的必要成分,如果这些必要成分被删去,那该语篇就不会被认定是属于特定的语篇体裁类型”4。Derewianka总结了上文提到的四种常见语篇体裁类型的组成要素(见表2)。 表2四种常见语篇体裁类型的组成要素5 这些组成要素对于准确判断语篇体裁至关重要。借助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对某一语篇体裁类型的组成要素进行直观地处理,以NSEFC Module 1 Unit4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为例。按照发散性思维的特征,教师先把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主题词“earthquake”上,主

6、题的主干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分支分别由语篇类型的组成要素构成故事背景(指向),事件和个人评价,次级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6,如故事的背景包含了时间(1976年7月28日),地点(唐山)和人物(唐山地区的居民、解放军、救护人员、医生);事件涉及了五个时间节点;个人评价通过原文中的两个重点句子来体现。通过将课文各要素间的内在属性关系显性化,教师便能快速、准确地对该文的语篇体裁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是一篇以时间为线索的新闻报道类记叙文,叙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后所发生的事情。可见,

7、思维导图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从宏观上把握课文的体裁特征。除此之外,在阅读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顾教师的解读过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组织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2.融入思维导图的语篇结构解读 结构层次是语篇的内部构造,体现了作者对段落与句子恰当有序地组织和安排,是作者思路的反应。解读语篇结构就是要弄清构成语篇的关系,它是文本多元解读的重要内容,也是英语阅读中层次较高的要求,主要反映了教师和学生对课文的基本线索和脉络的充分把握。根据Hartwell和Bentley(1982)的观点,语篇的结构层次关系大体有以下四种列举型、对比型、问题解决型和原因结

8、果型7。在文本分析时,不仅段与段间会存在这些关系,段落内部的句与句间也会发生这些关系,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提供的视觉表征对文本中段与段、句与句间的关系进行快速而有效的梳理。如NSEFC Module 1 Unit 4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共四个段落,作者采用列举的方法将它们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组织起来,第一段描述了唐山地震前的反常现象,第二和第三段记录了地震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第四段讲述了地震后的援救和重建。同时每个段落内部又显现出一定的组成关系,第一段中作者从视觉、嗅觉和听觉三方面列举了地震前的一系列“怪事”,第二段和第三段描写了地震对唐山有生命的物体(人

9、和动物)以及无生命的物体(房屋、马路、地面、石头山、大坝、桥、井、铁轨)两方面的破坏(见图1),第四段则侧重描述在解放军和救援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被地震摧毁的城市又开始得以复苏。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思维导图对提高教师自上而下的语篇分析能力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有机联系,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脉络,从整体上把握篇章结构的建构。只有教师自身的解读篇章结构能力得到发展,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推动以语篇为单位的整体阅读教学的改革。 3.融入思维导图的语篇语境解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

10、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在阅读教学中,这种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语篇所传递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的理解。韩礼德在建立语义理论的同时,将上述三种意义与情境语境的三个变量对应起来概念意义对应语场(谈论话题),人际意义对应语旨(参与交际的人物之间的关系),谋篇意义对应语式(交际渠道)9。因此,教师在处理语言材料时,应注意从宏观方面对语篇的交际性质加以分析,把握各种语篇的语境特点,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语言。例如,在解读NSEFC Module 1 Unit 3 Journey Down The Mekong一文的语境特点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思维导图(见图2)。 图2语篇

11、语境解读的思维导图示例 图2清楚地展示了“Journey Down The Mekong”的语境特点该文的语场是叙述旅行过程,所表达的概念意义是与“旅游”相关的经验片断,如选择出行的交通工具,制定旅行日程,做好旅行前的准备等。该文的语旨是姐弟间的关系,根据这一语境特点,所选语言是非正式表达,所传递的人际意义是弟弟王坤和姐姐王薇对旅行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不同人物性格特征。该文的语式是书面语篇特点,如语篇信息的编排,所表达的谋篇意义是以时间顺序记录旅行过程。由此可见,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语篇所传递的各种意义,另一方面还可以对语言和它的使用情境之间的关系进行

12、点拨,使学生准确和恰当地掌握语用规则。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思维导图可以在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三个维度上得到有效应用,其效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思维导图的使用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从而有效达成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和使用;第二,思维导图的使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思维导图的使用有助于提高文本阅读的深度和效度,从而促进了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笔者建议相关教师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应重视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制定相关的培训课程,有步骤有计划地训练教师将思维导图融入到各类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教学中,从而最终实现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目标。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