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4699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思考 中医学的精髓“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体现了动态变化的治疗思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条件下,疾病会变化,治疗也需有变化。目前在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教师应该思考目前教材、教师、学生三者间各自的特点,以及如何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以提高中医学中医学是西医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但是课程结束后多数学生反映对中医学中讲授的知识印象不深、难以理解,难以做到学以致用。问题的出现,作为教师有必要结合学校的中医学教学实际进行分析,解决问题。中医学的精髓“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体现了动态变化的治疗思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条件下,疾病会变化,治疗也需有变化。同理,笔

2、者认为目前在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教师应该思考目前教材、教师、学生三者间各自的特点,以及如何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以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之成为当前教学研究、改革中的一项内容。 一、 教材内容涵盖面广,需明确教学目标 在西医院校中,中医学教材内容涵盖面广,包括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以及中医内科等专业课程的内容。与如此繁杂的课程内容相对的是有限的课程学时,在有限的理论学时下 (如我校为 36个学时),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要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应突出中医学中重点的内容以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讲解。对于教学目标的制

3、定应客观,通过本门学科的教学,要求学生能达到了解中医学的渊源和目前发展状况;熟悉中医学简单的中医基础 理论和中医诊治方法,了解方药的基本知识,辩证使用中成药,为今后从事临床医学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教材,因为课本的编排系统性、完整性及逻辑性很强,教师的授课内容无法面面俱到。大学的教学和学习与高中不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目录学生要知道哪些章节是教学重点教师会详细讲解,哪些章节需要自己学习,哪些章节之间有知识的交叉和延伸需前后联系学习,这样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减轻对这门课程的恐惧感。比如藏象这节内容可以和脏腑辨证相联系,藏象介绍生理功能,脏腑辨证介绍病理表现,教学和

4、复习时正常与异常相比较,使知识精炼,有理可寻,易理解掌握。 二、 教师需把握好教学内容与授课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教学重点,启发诱导学生,注重实践操作。中医学是运用阴阳五行理论说明人体脏腑、器官组织的阴阳五行属性、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通过观察外在的表象以认识判断人体内部的变化。1阴阳五行、整体观念以及辩证论治等理论和专业术语,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点,但初学者难以理解和接受,故设计教学时,应结合讲授内容,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

5、教育,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2如在讲辨证论治时,可先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叙述表证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后,教师在分析学生给出的各种答案时结合板书或幻灯片层次清楚的呈现外感表证的临床表现、证型及治疗间的关系,临床表现分类列出后与证型及治疗之间用箭头标示,思路清晰,内容简单易懂,同时又可在治法上引出同病异治的概念。轻松地讲解能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虽然中医学内容已经很广泛,但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结合中医药现在的发展情况补充中成药使用的内容。在校短短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上不可能达到处方用药的学习结果,而且由于传统中药制剂自身的

6、局限性,近年来中成药的发展异常迅猛,无论中西医院都在使用中成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09年11月30日发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与2018年版的医保目录相比,中药产品种类从823个扩大到了987个,数目提升199,所占比重从2018年的44.4提升到45.9。3在这样的医疗背景下,教会学生中成药的使用,可使学生在学完中医学后,应用所学知识有效使用中成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虽然中成药的剂型多、药品名多,但中成药的功能和我们所学方剂是类似的,如益气养血、平肝解郁 、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等,需谨记在选择中成药治疗时,无论外用还是内服依然要遵循辩证论治的原则。 激发学生

7、对中医学的学习兴趣,可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临床专业的学生是在第一个学期学习中医学,对于以前未接触的新内容,使其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90后的学生表现欲很强,不愿意听教师滔滔不绝的专业讲述。因此在讲解绪论时,可介绍一些有趣的典故和著作,如“杏林春暖”、“扁鹊斥秦王”、 徐大椿的用药如用兵论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在中医学的实践操作内容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针灸和推拿部分,在进行针灸实践操作时,我们可以选择四肢常用腧穴进行针刺,让学生自己定位、针刺,感受酸、麻、沉、胀的针感。整个实践课中学生主动积极,充满疑虑和惊喜

8、,是学生反应最深刻的一堂课。 三、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存在认识误区,需培养中医思维 西医学专科类院校,多数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临床医学专业又以理科生居多,文科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思想不了解,有些甚至闻所未闻。有部分学生看到阴阳五行等概念时,会对中医学的认识产生误解。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针对学生认识存在的误区及学生对中医药的感受进行讨论和分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学的发展史证实了中医学的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肯定了中医学的科学性和中医药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医学界对天然药物的优越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西方正在掀起一股回归自然的热潮,一些西方国家已开设有

9、中医学校,针灸已纳入医保范围,今后中西方医学交流必然更加频繁。4 中西医思维方法的差异成了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一大难点。教师需在教学中,适度培养中医学思维方法。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国古代先人对周围的事物,包涵天文、地理、气象、动物、植物、矿物及社会等进行广泛的观察,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对人体的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治疗和养生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归纳和整理,经过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循环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5,它侧重于从人体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动态性等宏观的角度探析。西医学以实体结构为基础,借助科学实验,侧重于将人体分解剖析,从物理和化学的角度,甚至从细

10、胞、分子水平等微观角度研究。所以学生学习中医学,不能用西医学的知识来理解。取象比类是中医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可结合自然环境来理解中医学中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比如一年气候变化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人体脉象对应季节表现春弦、夏洪、秋浮、冬沉;江南地区地势低平,气温温暖而湿润,人体腠理疏松,体格多瘦削,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多山,气候寒冷干燥,人体的腠理多致密,体格偏壮实。夏季多热病,冬季多寒病。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他们在学习中医学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的同时,又有新的疑问出现,现在去中医院看病也要做抽血等检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外,也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所教授的课程。中医学并非完美无缺,中医学的发展也需要借鉴好的诊断方法。中西医学最基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以人体作为客观的研究对象,去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以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为目的。 总之,在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实践中,首先,应从教材课时、学生等因素出发,明确教学目标,这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其次,要让学生对中医学有正确的认识,同时教授学生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和操作能力,改善远期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注重专业知识更新和加强教学修养,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出适合医学发展的人才。 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