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建模思想的应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4823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建模思想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解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建模思想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解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建模思想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建模思想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建模思想的应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解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建模思想的应用 建模思想简而言之就是将事物用更科学、更客观、更具有逻辑性方法来进行描述,并使得这种方法具有可重复操作性.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会建立模型思想、寻找物理模型、构建物理模型、运用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引导的内容.本文旨在阐述建模思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建模思想的作用 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听的懂,做不来”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对知识点理解的不够透彻,对题目的分析不够到位.建模思想可以让学生分析和理解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特别是复杂的、抽象的题型,学生不易理解,建

2、立具体的模型就能够将题目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如,天体运动,大家都没亲眼见过天体是如何运动的,但我们知道天体运动其实是个椭圆运动,也是个变速率运动,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简化为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来进行处理.这样大家就会对陌生的天体运动有了很大的了解 1 2.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每一个物理模型的建立,中间都要经过反反复复的实验、总结、改进从而得出正确的模型,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充分体验到科学的神秘和探秘的艰辛.这不仅能磨砺学生的坚韧品质,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科学手段来解决问题的思想. 3.提高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创新能力 物理建模是对一个未知的事物进行找寻规

3、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是没有捷径可寻的,完全是一次对全新的学习环境进行模型创建.所以这种开放性的思维探索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想的全面展开,同时,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每一次建模的成功,都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也能增强他们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2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建模思想的应用 1.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建模思想的应用 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难度在于概念模糊,抓不住关键字眼,其实只要明确几个问题就能很好地理解了.首先,这个概念是什么现象下提出来的,其次什么是要研究的问题,最后要得到什么样的结论,针对这些问题来建立相应的模型.如,研究地球时,如果我们研究的是它的轨道运动,那么我们就知道这

4、是在运动条件下来研究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地球看成一个质点,建立质点模型进行研究;如果我们要研究的是静电问题,那我们就要变换模型,找到与静电有关的模型,那么我们就会将地球当成一个球形导体来研究,不再关心它的运动了3 ,这样便使问题简单了许多.所以在建模过程中要考虑哪些是主要的研究因素,哪些是可以忽略的因素.针对要解决问题的不同,要随时变换模型,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2.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建模思想的应用 我们熟知的物理规律包括物理定律、物理定理、物理原理或者假说等,这些规律都是经过了缜密的逻辑推理、反复试验、抽象思维归纳等总结出来的.在应用这些规律时必须要明确所研究的对象是否适用于该规律要求

5、的模型.例如,库伦定律和牛顿定律.库伦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如果研究对象是不能当作点电荷的其他带电体,那么就不能使用库伦定律解决该问题了;牛顿定律只能用于质点的研究,如果研究对象不能当作质点,那么牛顿定律也就不适用该问题了4 3.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建模思想的应用 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我们似乎并没有建立模型来解决问题,然而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了建模的解题方法.如,在处理气体问题时,我们经常将它们当成理想气体;在处理运动问题时,也时不时将物体当作质点,这样很容易就将问题解决了.所以在心中牢记物理模型,理解其适用范围,才能够在使用的时候有的放矢,在潜移默化之间运用模型. 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

6、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建模的引导,根据实际情况和研究对象,选取正确的物理模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过程中培养建模思想才能建立物理模型,建立物理模型过程中也要根据实际问题的不同,建立正确的模型,这样才能达到将问题化繁为简,而且不会产生很大偏差的效果.实际中的事物千差万别,各个学科的研究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高中物理教学也是一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只让学生对各种定理、定律甚至是题型都死记硬背,而应该教导学生掌握方法,针对问题建立模型,将物理建模的思想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思考能力,使其终身受益. 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