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4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卷.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4827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2014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解读2014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解读2014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读2014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2014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解读2018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卷 2018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结合2018年高考考试说明,我们对今年的广东理科数学卷进行认真解读,得出如下认识 1. 逐年增加的高考报名人数导致今年的高考命题趋向于稳定,特别是稳定的平均分能极大地稳定考生心态,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高考招生改革与新课改的深入. (1)近3年的客观题得分率均在75%左右,今年客观题部分不存在难度很大的试题,主要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创新题难度有所减弱. (2) 三角函数是一类函数,主要考查函数性质与基本变换,并综合简单的恒等变换. 稳定的命题模式是由三角函数的新课标定位来决定的,有利于稳定平均分. (3)统计概率的考查还是维持

2、了前几年的模式,整张试卷统计概率的分值达到33分,加强了对统计图表及数字特征的阅读与理解,但是绘画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难倒不少基础薄弱的学生。研究新课标八年的命题,我们以为统计与概率是今后高考命题需要改变的。20182018年的高考命题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应用比较高。20182018的统计概率似乎有点保守。实际上,随机思想和数据处理的考查方法非常丰富,对平均分的影响不大,与其通过阅卷规范去调整分数,不如通过考查数学理解来真实反应学生的水平,因此复习时要提高学生对数字特征的意义及概率意义的理解. 今年考查根据频率分布表,画出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其实这也是一个创新! (4)立体几何

3、考查常见的几何体,线面关系明确,有助于建立空间坐标系,几何法主要渗透等面积的转化思想,计算量估计比向量法大。明年高考立体几何应该不会有大的调整,仍然会研究基本的几何体的线面位置关系。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抓住常规几何体,通过常规几何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熟悉定理和推论的套路和方法,有效的解决相关角度问题。此外,推理要严密如证明直线 平面 时,没写“ 平面 ”扣1分,即使是证到直线l的方向向量与平面 的法向量垂直,也有说明这一点;写成 也扣1分,用几何法求二面角时,要遵循“作图证明求角”的套路,用向量坐标法建坐标系时,要先证明三条轴所在直线两两垂直. (5)数列的递推式和前两年相似,考查重心前移,更加注

4、重考查代数变换,不考放缩法,这是一大“亮点”,主要考查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我们不妨比较近三年数列题 2018年广东理科高考题第19题 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满足 , ,且 成等差数列. () 求 的值;()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 证明对一切正整数 ,有 . 2018年广东理科高考题第19题 设数列 的前n项和为已知 (1)求 的值; (2)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3)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有 2018年广东理科高考题)第19题 设数列 的前 和为 ,满足 ,且 . (1)求 的值;(2)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018年广东大部分的模拟题都重点考查了数列不等式,对数列放缩的思想要求比较高,这

5、样的题型似乎有点陈旧,过分模式化,从平时的教学和测试来看,中等偏下的同学几乎一看到数列不等式就放弃。无疑今年数列的“变”,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信心,然而并不能说明这道题的平均分就很高,理由很简单,一是学生不一定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二是平时复习过分强调数列递推式和数列不等式,导致学生思维严重固化. (6)解析几何的考查不再刻意回避韦达定理,这是一大“亮点”。更加突出解析几何的本质-用代数解决几何问题。2018年解析几何的考查“忽视”了定点、定值、最值等这些“热门”题型,又是一大创新!纵观新课标(广东)八年命题,我们不难发现,广东卷还是以探究为主,更加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的命题基本上来源于教

6、材中圆锥曲线部分的例练习题,第二问则是经典解析几何或者平面几何中的定理和结论。今年的解析几何的考查也不例外,第二问实际上是一个定理,我们还可以把它推广到抛物线和双曲线,其中双曲线略有不同。当我们过分强调一个模式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创新的机会,过去几年高考复习我们在淡化韦达定理的同时,学生的计算能力却在直线下滑,估计命题者也关注到了这一点。本题的解法很多,但是考查一个定理或结论的推导似乎太过于冒险了吧! (7)函数-新课标执行八年,压轴题基本考查“三个二次”的研究,今年也不例外,主要在函数的结构和计算上下了功夫,“三个二次”的知识和方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支撑,许多方程问题、不等式问题、函数问题、圆锥

7、曲线问题都可直接或间接利用“三个二次”方法来处理。这样的题型明显弱化了导数在研究函数性态中的作用,即对导数的工具性特征重视不够。从命题的发展来看,“三个二次”的研究会越来越狭窄,模式会越来越固化,而导数的工具性作用会更加突出,能够突出考生对函数问题深入认识。 2018年高考改变了近两年保守且陈旧的命题风格,有所创新。总之,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落实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应对高考命题风云变化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在今年高考中,很多学生就是对基础知识模糊,从而审题不清,不明白题意,或用错公式,或方法不理解而不能入手。最近四年广东高考数学试题的特点是后三道大题把关,入口浅,深入难。在抓好基础的前提下,适当保持一些难度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复习时教师选取适当难度的问题或课外布置一些难度的习题,让学生进行探索、研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好胜感,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2018年高考能否继续做出“适度创新”来改变当前命题过于平淡且模式化的风格,为深化新课标及高校招生改革作出积极探索,这主要考验的是命题组长和专家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