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动手操作为课堂教学添彩.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5249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动手操作为课堂教学添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动手操作为课堂教学添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动手操作为课堂教学添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动手操作为课堂教学添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动手操作为课堂教学添彩.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让动手操作为课堂教学添彩 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动作。”一语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呢?吴正宪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为我们指引了方向。 教学案例“圆的周长” 课堂上学生四人一组围桌而坐,桌上摆放着水杯、可乐瓶、圆形纸片、刻度尺、绳子和剪刀等学习用具。吴老师说“龙潭湖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准备沿花坛围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呢?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吴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马上行动起来,他们各抒己见,积极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探索中。不一会儿,学生小

2、组派代表进行交流汇报。组代表迫不及待地说“我们小组是把圆形纸片沿着刻度尺滚动一圈,圆滚过的长度,就是一个圆周的长度。”吴老师肯定了他们积极动手、动脑参与学习的态度,但同时提出“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要求它的周长,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水池立起来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吗?”组学生陷入问题的思考之中。 接着,组代表的声音打破了大家的沉思“我们研究了一个好方法。先用绳子在水池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不就是水池周长的长度了吗?”“好,好!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吴老师称赞道。吴老师这句赞赏的话语,使组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成功的笑容。这时吴老师拿出一端系有小球的线,并在空中快速地旋转起来,问“小球走

3、过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圆,要想求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你们刚才说的方法吗?”学生摇摇头,再次自觉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们想出求圆周长的方法了!”一个学生兴奋地喊道。组代表积极地发言了“将这张圆形纸片对折三次,这样圆形的周长就被平均分成段,我们测量出每条线段的长度是厘米,那段就是厘米,也就是圆的周长。”“很有创意!”吴老师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用折纸的方法求出这个圆的周长,真了不起!但是用滚动的方法、绕绳的方法、折纸的方法只能求出某些特定的圆的周长,都有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到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调动起来,将对如何计算圆周长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有学生提出问题“是什么决定了圆

4、周长的长短?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学生经过认真的观察、操作、实验与计算,终于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得出了计算圆周长的通用方法C或C。 案例评析 源于生活,激发参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源于学生生活的、喜闻乐见的问题,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吴老师在本节课的课始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龙谭湖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准备沿花坛围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呢?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个问题源于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中。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

5、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重在过程,丰富探究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做数学”。吴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呢?她设计的问题很注意层次性,而且有一定的坡度,引领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探索热情亲历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如在学生得出用滚动一圈的方法测出圆的周长时,吴老师设疑

6、“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要求它的周长,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水池立起来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吗?”学生陷入深思,经过小组合作操作得出用绳子绕水池一圈,再测出绳子的长度就是水池的周长。在学生得出结论后,吴老师用一端系有小球的线在空中旋转一圈,并提问“小球走过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圆,要想求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你们刚才说的方法吗?”吴老师通过提问把学生的操作引导到发现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上,将学生对圆周长的探索推向一个新的学习高潮,使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圆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系”“是什么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进行探索,自觉地解决问题,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 激励评价,增进成功感受 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的问题,只有谁在哪一方面用什么样聪明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应对每一位学生满含殷切的期望,并要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本节课,吴老师很注意对学生进行及时适当的评价,肯定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参与学习。如“好,好!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很有创意”“真的了不起”等评价,吴老师都会给学生的脸上洒下一片灿烂,学生能不愉快主动地加入到小组的合作操作中吗? 总之,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动手操作进行探究,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获得不同的发展。 (责编杜华)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