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KPI的学生学业 考核评价模式改革的背景和依据.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5887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基于KPI的学生学业 考核评价模式改革的背景和依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基于KPI的学生学业 考核评价模式改革的背景和依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基于KPI的学生学业 考核评价模式改革的背景和依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基于KPI的学生学业 考核评价模式改革的背景和依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基于KPI的学生学业 考核评价模式改革的背景和依据.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基于KPI的学生学业 考核评价模式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摘 要学生考核评价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大问题,不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学习过程,不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更不能适应工学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因此,要在相关理论及政策依据指导下,对职业学校的学业评价模式进行改革。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必须谨遵就业导向原则,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学生考核评价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一所学校校风的建设,成为制约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考核评价办法,就是通过建立一个较

2、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施不同方式的考核评价,让学生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明确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向和素质结构等,从而自觉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并付诸努力。将学校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训练,加快成长的步伐。 一、传统学业考核评价方式的缺失 学科体系下,技工学校课程考核均采取终结性期末考试方法。期末考试大部分实行纸质试卷的形式,学生总评成绩是在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基础上,按一定比例计算而出。一般,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40%,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70%。 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大问题。首先,期末考试成绩不能客观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每学期期末,我系每个班都要

3、求有34门课程参加统考,即全校集中统一考试,因此这几门课的老师必须出具理论考核试题。由于技校生本身对理论不感兴趣,因此每年考试中每一门课至少有一半的学生不及格,其中还有一些是平时实操技能非常高的学生。为了提高及格率,任课老师都会苦思冥想出很多方法。许多老师认为,期末考试不是考学生,而是考老师。 其次,平时成绩是一个模糊化的概念。合理给出一个学生的平时成绩,保证每个学生的分数公平公正、合情合理,也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平时成绩给定都是凭借教师的印象,随意性较大,较多学生会得到相同的分数,不能反映出学生个体差异。一些期末考试不合格的学生,为了使其总评成绩合格,只能拉高其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

4、结合方法能否真正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呢?笔者曾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从研究结果来看,学生的平时成绩得分与期末考试的得分相差悬殊,不能够互相吻合。 第三,一体化课程要求学生在做中学,重要的是考核学生做的过程。一体化教学的项目要求必须是真实的,那么学生做的过程要贴合企业生产实际。对学生的考核标准应该借鉴企业对员工的考核内容。显然,传统的考核方式很能难做到这一点。 由以上几点分析可以看出,学科体系下的考核评价方法不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不能适应工学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很多学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采取在内容上以“学业成绩+评语+操行等级”,在方法上以“过程+结果”,在途径上以“自

5、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的学生评价模式,这种模式比较偏重于学生的技能学习、思想品德表现。但由于对过程的考核操作起来比较繁琐,往往因难以坚持而流于形式。 二、学业考核评价模式改革的背景 1.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表明,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在各类教育事业中,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改革完善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为了提升自身的吸引力,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职业学校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6、教学模式、学业评价模式成为课改的三大重点。职业学校进行的顶岗实习、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技能鉴定、学分制、分层次教学、案例式教学、过程学习、行动导向、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评价方式、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等多种形式的改革探索,呼唤学生的学业测试和评价管理更加科学和精细化。学业评价应以一定的评价标准为依据,突出职业学校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的培养。 2.一体化课改的需求 2009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在全国选择部分具备条件的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笔者学校于2018年成功申请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楼宇专业即为四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示范校建设的重

7、要内容是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革。 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其中考核与评价方案制定是一体化课程方案制定的重要一环,并指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评价主体要有企业;评价主要针对学习者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三、学业考核评价模式改革的依据 1.理论依据 (1)知行合一理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

8、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与理实结合、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完全一致。陶先生指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此观点强调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动手能力的培养,暗合项目教学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符合职业教育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教学观和评价观。这就要求我们评价学生时,应以能力评价为导向,突出过程性、发展性、个性化的评价理念,通过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评价达到知行合一的考核目的。 (2)多元智能理论。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指出人都具备了七种智能,各种智能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每个人都有各自发展的潜力,只

9、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要求我们评价学生时,标准要多元并举,评价的尺度应该多元,评价的目的应该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评价的来源应该是学生的活动,评价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评价的方式尽量过程化,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记录和观察学生的表现。 (3)建构主义思想。建构主义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要让学生在“做”中进行学习,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 (4)后现代主义。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个体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认

10、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个体,教师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业成绩,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因此,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要更加注重过程。 2.政策依据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

11、,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任何教学评价,总是与一定的培养目标相联系的,并以培养目标作为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目标不仅规定和制约了教学计划的内容,还为教学评价规定了总体标准,使教学评价标准有了依据。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务院又颁发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小结 依据以上所分析的理论基础,依据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推进,依据社会发展对技校生素质的要求,依据技校生个性发展需要及特点,借鉴企业对员工的考核评价方式,笔者制定出了基于KPI的考核评价办法。该方案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会做人,会做事”技能型人才,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考核评价方式立足于促进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教学及管理充分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具体评价方法将在后期的论文中详细阐述。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