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5937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 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审美能力的形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味,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作出更多充满活力的作品。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过于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引导。改革小学美术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就应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出发。 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得美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思想,对孩子的审美能力等进行熏陶,越来越多的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去。在小学中开设美术这一门课程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另一方面,小学美术在小学课程中的设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为学生的

2、全面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审美观的形成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个人品味,并帮助学生们明辨是非,分清美丑。 艺术的熏陶从小学开始。艺术的创作讲求创造性,独立性。这些应该从小学开始,从学生的艺术启蒙开始,为学生铺就一条正确的艺术发展道路。 一、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随着艺术在社会中所受到的越来越高的重视,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中也越来越明显的凸显出来。但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仍是以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为主,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反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审美方面的熏陶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简单的为学生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根据一副图片或者是物体进行绘

3、画。很多时候,学生由于对本体的认识不足,在绘画的时候缺乏底气和信心,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不如人意。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美术的教学趋于枯燥化,美术对于学生来说成为了一个需要不断绘画,不断临摹的课程。同时,教师的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让那个学生不自信,从而对美术学习产生厌倦之感。因为,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创作型思维,就应该对传统的美术教学进行改革。 二、审美能力的提高 审美能力是艺术的综合体现。在小学美术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品味,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美术素材,提升学生对于美术的认识。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正是少了这一步,学生对美术的积累不足从而无法厚积薄发,创作出优

4、秀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从这几方面出发。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一起欣赏美术作品,积累美术知识。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选择一些小学生较容易理解的。小学生处于从形象化思维向抽象化思维过度的重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思维形成。因此,在教材挑选方面,教师可以先选择一些较为形象的作品,如梵高的向日葵等。在审美时,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欣赏该作品,提高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多问学生的想法,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如教师在给学生展示了梵高的作品向日葵后,问“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呢?”学生答“向日葵。”师问“那大家觉得这幅画画的好吗?”学生答“

5、好”或者“不好”,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回答展开进行提问,“为什么你觉得这幅画画的好呢?看到这幅画时你有什么感觉呢?”从情感上和视觉上对学生的感受进行了解后,再从专业化方面与学生一起对该作品进行鉴赏。如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画中的细节进行鉴赏。提问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去思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为什么向日葵这幅画会用这样的颜色?”“这样的颜色会让你有种怎样的感觉呢?”“图中花了多少朵向日葵?每朵向日葵的样子都是一样的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等等。教师提问型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的将课堂教学引入,帮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除了对画所展示的进行分析外,对作者作画的背景进行分

6、析,在培养审美能力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因为顾虑到学生的年龄限制,往往忽略了这一方面,事实上小学生也是可以产生情感共鸣的,而教学效果往往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教学中,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的为学生进行思考,就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到应该怎么和学生接触以及沟通。在向日葵的讲解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出作者背景。“这么美丽的画,你们知道是谁画出来的吗?”“梵高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想理解吗?”“这样性格的人在你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呢?”将作者的背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在美术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以及在艺术中的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先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深厚的艺术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巩固其绘画的技巧等,只有掌握了美术的技巧,学生才可能将内心的思想随心所欲的绘画出来。 另一方面,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犯错,鼓励学生尝试。如在对杨桃进行绘画时,总有一个角度会将其看成一个五角星。在艺术创作中,鼓励学生多进行尝试,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