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建构.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5966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小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建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小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建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小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建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小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建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小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建构.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小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建构 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千年伊始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更是教育事业面临的一场深刻变革,它关系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关系着创造性、开拓性、有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关系着祖国的兴衰、民族的未来。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科教兴国,推进当今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对于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对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师生关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它是学校内部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伴随着儿童少年的入学,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

2、建立,师生关系随之发展起来。因此,离开了教育教学工作就谈不上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的状况又反作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充分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和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反之,师生关系紧张,则会削弱或导致教育教学效果甚微,以至于毫无效果。 众人皆知,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以信息与知识经济为标志迅猛发展的时代,但尽管如此,教育者师道尊严的封建色彩在古老的中国依然严重存在。这类教师具有强烈的绝对权威感,在他们眼里,学生只是一台听从指挥的机器,毫无个人意愿可言。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与学生表现为尊卑关系,他们以自己的意志代替学生的意愿,依据自己的喜恶评判每个学生,左右学生的发展。此外,

3、有些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根本不考虑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一味要求学生老实、听话、守纪、不惹事,若违反了“禁令”,轻则斥之为“调皮”、“捣蛋”,重则用惩罚以示警告。在这些学生的面前,他们常摆出长者、尊者的姿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冲突等不良行为,只是简单、粗暴地予以制止或惩罚,从不动脑筋去想一想其行为背后的动机,在这类“圣人”的绝对权威之下,学生只会唯唯诺诺,惟命是从,人云亦云,看脸色行事,还谈什么“创新精神”、“求异思维”呢?我身边有这样一位教师,因一名学生课间玩雪球,扔雪球而大动肝火,停了他两节课并且请来正在上班的家长,训完家长训学生,学生及家长根本不服,对立情绪很强,师生关系紧张。原来只

4、是为她的一句话“下课时,绝对不允许任何学生玩雪,否则,我毫不客气。”前不久,中国教育报报道两名小学生因没完成老师留的周末作业,怕受到家长的训斥不敢回家而迷路冻死在雪地中。以上例子表面看是学生顽皮,不听话,胆子小引发的问题,其实质上是缺乏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所致。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生,不仅具有人的形体,更具有人的各种心理,他们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有意识、情感、兴趣、爱好及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人类特有的心理过程与现象,在他们身上都能找到。因此,教育者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是“人”,与此同时,更应认识到,他们是不同于成人的“人”,即不是缩小了的成人,而是在身心

5、发展上与成人有很大差异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因此,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以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为依据,惟有做到这点,才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够正确鉴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成为邓小平同志所讲的“四有”新人。 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爱是教育之魂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我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对学生亲切的关怀、理解,适当地举止、言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例如寒冷的冬天,学生们在操场上做广播操,我会用教师特有的敏锐目光去仔细巡视每一位学生,当发现学生的扣子松开时,我会帮他及时扣上;当发现学

6、生的小脸冻红时,我会伸出热情的双手轻轻地抚摸;当学生们喊着口号跑步时,我又会像他们同龄人似的跟在后边不停地跑,诸如此类的小小爱抚,常常使学生们激动不已,从而感受到教师的爱,愿意接近教师,接受她的教导。相反,若学生们在操场上迎着呼啸的西北风做早操,而教师却站在一旁双手插进暖暖的大衣兜,用监视的目光审视每个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到位,这样的师生关系一定很紧张,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即使是良苦用心也常常会被学生误解,产生逆反心理、反感情绪,甚至做出有意识地抗拒行为,从而推动教育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经验也都证明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学生常常会如老师所希望的

7、那样有所进步;反之,如果教师厌恶某些学生,对他们不抱希望,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品行便会一天天变坏,这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期望的效果”,可见教师爱学生,特别是爱护关怀后进生是何等的重要。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主要说的是学生要尊敬老师的意思,其中也包含了教师要像父母一样关心照顾疼爱学生。在我们班中,有这样一位胖胖的男孩子,他的成绩几乎次次倒数第一,为此,同学们送他一个绰号“张1分”。无论上课、下课,总喜欢招惹别人,甚至动手打人。在班集体中,人格扭曲的他找不到一个小伙伴,孤独和烦恼缠绕着他,为此,他的父母也十分着急。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与观察,我发现他讲卫生,爱劳动,

8、热爱班集体,经常为同学复印试卷。在一次班队会中,我首先充满深情地对同学们讲人人都需要尊重,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谁也不例外。我做为教师,理应尊重在坐的每一位同学,包括“张1分”这样的“最差生”。接下来,我告诉同学们,身体上不舒服、不健康很容易得到大家的帮助和关怀,下课时,我发现同学们像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包围住“张1分”,一时间,他不知跟谁玩好了,一位同学兴冲冲地跑到我跟前,调侃地说“刘老师,张1分成了咱们班的明星啦!”。从此,我们的班集体又增添了一张幸福、灿烂的笑脸,当他取得明显进步的时候,我因势利导,号召大家推选他为小队长。他进步更大了,而且要竞争中队长,大队长呢!由此可见,教师的

9、爱应毫无保留地给予每一位学生,因为无论是好生还是差生,无论是“白天鹅”还是“丑小鸭”都需要得到教师无私的爱。教师的爱心、耐心和细心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二)以生为友,情深似海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把学生看作自己的朋友,真心帮助、诚心关心、热心教育他们,寓教于乐。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我尽可能多地在课外活动时间里,与学生一起打球、唱歌、做游戏等,创造一种愉快的氛围,给学生以亲切感,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不言而喻了。记得前不久,我这个“电脑盲”在班中拜了几位“电脑小师傅”,以此做为师生情感的纽带,每天一下课,他们就连忙簇拥到我身边,给我讲开机、关机、键盘的使用等各种知识。其中有一位“

10、小师傅”因家远过去常常没上完辅导班就回家,而如今,他总是笑着对我说“刘老师,您今天要学电脑,我就等着您,晚点到家也没关系。”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热乎乎的,感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就这样,电脑成了我们情感联系的纽带,在几位“电脑大师”的帮助下,我相继学会了DOS、WINDOW、WORD等应用程序,而他们几个人的学习成绩也一个劲儿的上升,我们的师生情谊一天比一天深,情深似海。在彼此真诚的交往中,我教育了学生,从中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与尊重,我爱他们,也得到了他们的爱,这就是人们常说“教学相长”。 (三)情感交流是师生互动的纽带 我们教师工作的课堂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它是师生交流、互动、传授知识沟通情感

11、的场所,同样需要人情、友情与亲情,这情感往往是通过教师亲切、直挚地对待学生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课堂教学师生交往的双边活动中,我总是称赞那些有进步取得成绩的学生“好样的,你真棒,小博士,小发明家。”在我一声声、一句句、一次次亲切热情的鼓励声中,学生情绪高昂,劲头倍增,他们对我所教的语文课兴趣越来越浓。可见教师的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友好的动作,甚至一个肯定的眼神,对于增进师生关系都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与兴趣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兴趣带来成功,成功激发兴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的学生,更多的是成功激发兴趣。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成功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成功的愉悦,尤其要

12、给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从而改变他们“矮人一等”的自卑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记得那是一节语文课,上课铃声刚响过,我微笑着走进教室,将刚与父母外出旅游回来的小刚亲切地请到讲台前,请他给同学们讲讲海南见闻,只见他结结巴巴地不知说些什么好,于是我耐心地启发诱导他“海南岛盛产什么水果呀?那里的椰子树几年可以结果?那里的人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小刚这位一向少言寡语,不善言表的小家伙瞬间与我对答如流,他精彩地回答博得了在场同学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此次问答不仅锻炼了小刚的口头表达能力,更主要的是树立了他学好语文课的自信心,改变了他在同学中的印象,他在老师那里得到了每一位同学都渴望得到的那份爱心。此后,

13、他主动将外出落下的三天功课全部补上,他像一棵喝足了雨水的小苗,舒枝展叶,茁壮成长。从此,我的语文课上又多了一双积极参与,敢于提问的小手。这就是“善学而亲师,善教而爱生。”可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情感的自然流露,能给学生带来多么鲜明的感染,并由此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没有教育教学也就没有师生间的情感,没有师生间的情感也就谈不上教育教学,师生和谐的关系就是在这种长期的水乳交融的情感交流中产生、发展、和深化的。可以说,课堂中若丢弃情感教育,则事倍功半。 (四)学识和教态是师生和谐的必要前提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愿望,努力工作,实践中不一定就能建立起如愿的师生关系。我身边

14、不乏有这样“老黄牛式”的“教书匠”,他们尽管尽心尽责,但由于观念陈旧,仍进行传统式的教育,整天忙忙碌碌,成堆成摞地为学生判作业,但很少为自己“充充电”读书看报搞科研写论文,师生关系常出现紧张、僵持的局面。原来师生关系,常为师生间直接交往时双方的学识、态度和表达方式所左右。师生交往的表达方式、方法对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直接影响。因为教育者,尤其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单纯、幼稚、未成年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认知及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很容易被直接交往时教师的语态表达方式、工作方法及直接的情感所影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表扬,尤其是教态,是否体现了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关怀和爱护,无不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的融洽

15、。在讲台上,有的人挥洒自如,有的人慷慨陈词,有的人低声细语诸如此类的教态,往往是师生关系的真实写照,庄重、亲切、和蔼的教态,很容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并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学生兴趣和毅力常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丰富的学知、渊博的知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学生喜欢一位老师,也会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反之,学生若厌恶一位老师,则对所学学科兴趣荡然无存。因此,教师必须将教学中“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使师生在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互动中获得心灵的沟通。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热情、欢快、奔放、饱满的情绪感染、影响学生,学生也会充满激情,振作精

16、神,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随之而来的将是他们崭新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飞速发展。 (五)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 禾苗茁壮成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分和明媚的阳光,同样,儿童的健康成长更离不开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育人环境。在我接手五年级一班之前,就听说此班纪律涣散,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年级四个班之尾。接班不久,我了解到造成以上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过去的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师存在严重的“偏爱”现象,特别是重女轻男,班干部几乎全部是女生担任,并且班委一律由老师一人任命,因此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抵触及抗拒的心理。在新学期的第一次班会上,我郑重

17、其事地对全班同学说“世上没有坏孩子,坐在这里的51名学生,我相信个个都是好样的。我会用同一种眼光去看待每一名同学,会善待每位学生,会睁大眼睛去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本学期,我们的班委将通过自荐、评议、投票等程序民主选举产生,请愿意为同学服务,为班级奉献的学生认真准备竞选稿。”这番话如同甘甜的雨露滋润着学生那干涸的心田,只见他们的眼睛变得大大的,更加神采奕奕了。竞选后在当天的周记中,不少家长动情地写道“刘老师,这次班委竞选活动搞得实在太好了,孩子入选还是落选并不重要,我们欣赏的是您高超的教育艺术,您给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积极参与、认识自我的绝好机会,这大大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战胜困难的

18、勇气以及对待集体,对待他人的责任心。”与此同时,落选者找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奋起直追,入选者由于种种压力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此后,我逐步对学生渗透“高效意识”、“不为做官、只为做事”的思想等,良好积极向上的班风很快形成了。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经过仅半年的努力,我班由过去学习成绩名列年级四个班之尾,已跃居年级第二名,与第一名仅差零点几分。另外,我过去所教的班,几乎次次名列年级之首,被评为东城区先进班集体,这些成绩的取得都要归功于我注重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氛围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综上所述,师生关系问题实质上就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辩证关系问

19、题。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计划性、先导性、启发性、激励性的特点,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在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上,“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是儿童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改革开放,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减负”的今天,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更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丰富的情感,鲜明的个性和开拓的精神,而要做到这点,我们不得不关注师生关系这一突出问题,因为惟有处理好这个问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才能全面发展,尤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以上所述正是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关于教育问题谈话的精神所指。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做引导人、塑造人的工作,要端正教育的方向。教育者应努力形成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具有时代特点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切教育工作的成败得失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兴衰。教师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着下个世纪国家四个现代化宏伟蓝图地实现。愿我们努力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出21世纪具有健康人格及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北京史家小学)第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