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6976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试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对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学习型组织的特征以及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特征的阐释,进而对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育管理应用的分析,以期用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方法,破解当下教育的现实困境,提升教育的质量,促进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在第五项修炼中断言“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1这标志着又一管理新模式的出现。 一、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概念、核心特征及其内涵 1.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概念 第一,组织学习。许多学者对组织学习进行过如下一些描述“组织学习是通过共享信息、知识和精神模式

2、形成的并建立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即记忆的基础上”“组织学习是指通过更先进的知识和更透彻的理解来改善活动的过程。”2因此,组织学习并不仅仅是其个体学习的简单相加,它包含了一系列不同于个体学习的活动。 第二,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认为,“在这种组织里,你不可能不学习,因为学习已经完全成了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他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群能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他们想要创造的东西的能力的人组成的集合或团队。” 还有些人对学习型组织做过如下一些定义“学习型组织通常是指速记组织,尝试建立为灵活性,团队合作,不断学习和员工的参与和发展等实际工作一块理想的属性。”3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

3、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4 由上可知,在一个组织中,即使人人都参与学习,但并不一定是组织学习;同样,在一个组织中,即使存在组织学习,也不一定是学习型组织。 2.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特征 沃特金斯和马席克(2018)提出学习型组织的特点为七个C。即持续不断的学习(Continuous)、亲密合作的关系(Collaborative)、彼此联系的网络(Connected)、集体共享的观念(Collective)、创新发展的精神(Creative)、系统存取的方法(Captured and Codified)、提升能力的目的(Capacity buildin

4、g)。5 组织行为学家罗宾斯将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概括为五点在解决问题和从事工作时,摒弃旧的思维方式和常规程序;作为相互关系系统的一部分,成员们对所有的组织过程、活动、功能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思考;有一个人人赞同的共同构想;人们摒弃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为实现组织的共同构想一起工作;人们之间坦率地相互沟通(跨越纵向和水平界限,不必担心受到批评或惩罚) 6。 还有研究者指出,学习型组织具有下面八个特征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善于不断学习,这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扁平式组织结构,从最上面的决策层到最下面的操作层,中间相隔层次极少;自主管理;重新界定组织的边界;员工家庭与事

5、业的平衡,学习型组织努力使员工丰富的家庭生活与充实的工作生活相得益彰;领导者的新角色,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是设计师、教师和仆人7。 由上可知,各家对于学习型组织特点的论述都有所不同。彼得?圣吉也承认永远不能说“我们已经是一个学习型组织。”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型组织仅仅只是一种理念,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某种尺度去衡量某组织具备了某些特点,就说其可称之为学习型组织了,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树立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念。 3.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内涵 彼得?圣吉(1990)认为学习型组织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即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改善心智模式(

6、Improving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在这五项中,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组织在处理问题时要扩大思考的空间,用系统的观点考察组织所处的环境,建立系统的处理模式。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出最理想的环境,这需要耐力和创意,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超越,组织中的领导者及其成员都要不断地进取、创新;组织中的成员,特别是领导者的心智模式要改善,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的胸怀扩大,以开放求真的态度,克服原有习惯所形成的障碍,不断改善它,最后还要突破它,只有改变才有创

7、新,才会有新思想、新方法、新成就;共同愿景是指共同的使命、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文化作用下,组织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工作;团队学习可以说是一种手段,组织中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思考 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主体意识,因而学习型组织理论对于教育管理具有全新的启示。在教育领域,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用系统思维来思考和化解教育问题 “现代组织功能导向的设计,将组织依功能切割分工,更加深了这种学习智障。” 8学校教育本来是一种有系统的、有组织的学习,但我们在实践中往往将各种教学内容和资源割裂开来,

8、并对某些内容过分强调它的重要性,致使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这时教师和学生相互怪罪,这些都是学习智障的表现形式。怎么样克服这些学习智障呢?答案就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五项修炼,而五项修炼的整合就是系统思考,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 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它同就业和经济进展的关系而言,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9学生在校学习的有限知识肯定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所以要重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系统看问题的能力

9、。具体来说,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组织的自学形式,这种形式可能更符合学习型组织的团体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学习能力。 2. 发掘学习者在学习中的心理潜能 对于自我超越的人的人来说,“愿景是一种召唤及驱使人向前的使命,而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构想”。10教育应当重视学习者的心理活动,因为学习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地变化的一种过程,它本身是学习者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与理念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首先应告诉学生为什么而学,这相当于建立一个共同愿景;其次要告诉学生能够学,这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心智模式的突破;再次要告诉学生能够学得更好,这体现了一种自我超越。当

10、学生对这些达成共识后,一定能释放出无穷的学习能量,对学习目标的达成也就不成问题了。 3. 激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意识和能力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特别强调两个基本观念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并认为“如果我们要学习的所有东西都必须不断地重新发明和日益更新,那么教学就变成了教育,而且就越来越变成了学习。”11应当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础,而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改变我们传统的思维模式,学习型组织理论就正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改变。在教育过程中,首先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学习者自学,相信学习者的自学能力,并加以正确引导;其次学习者

11、自身也要树立自主学习理念,坚信通过自学一样能掌握知识和技术;还可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兴趣分成学习小组,从事合作性、探究性学习,培养学习者的合作意识和提高学习者的创新能力。 在教育领域,以前虽然开展了一些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但在相当一部分单位中,学习还基本上是流于形式。一些单位以搞“运动”的方式一阵风似地开展学习活动,而不是将其当作日常工作而经常性地开展,因此效果很不明显。即使有一些单位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搞得不错,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总停留在一种经验层面上。 三、结束语 目前,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大量而丰富的研究成果,学习型组织理论也成为目前管理学界最活跃的管理理论之一,被西方企业界誉为21世纪的企业管理圣经。曾有人说“未来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组织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们对它的不断深入的研究,学习型组织对于现代组织的影响还将逐渐加深。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学习型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依然会遇到挑战,值得我们在今后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教育领域,我们应当结合对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吸收学习型组织的精华,用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方法,引领教育突破困境,促进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使教育成功地走向未来。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