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7424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试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从理论标准到教材编辑,直到具体教法,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然而无法否认的是,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曲解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真正意义,实施方法欠妥,他们努力跳出旧的课堂模式的泥淖,却又走进了新的误区。 不妨罗列于后,以期共同探索。 一、忽略基础知识的考试指挥棒 近几年来,语文试卷内容明显地脱离书本,偏重于能力的考查,致使相当一部分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淡化甚至放弃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课堂教学一味地偏重赏析、导读,甚至漫无边际地放在口头作文、演讲、竞赛等所谓的大语文活动中,传统的字词教学不复存在或昙花一现。显然,这是

2、片面的。如果没有基础知识的积累,学生的所有语文实践就会成为无米之炊。 二、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一些教师在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时候,忽略了文体的整体价值,忽略了教材的编排理念,让学生“喜欢哪个部分就学哪个部分”“喜欢哪篇文章就哪篇文章”。这种做法表面上似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课改精神,实际上是教师的“首席价值”的放弃,是一种教材资源的浪费。学生喜欢的不一定是重要的,学生不喜欢的也不一定是“可学可不学的”。我们是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兴趣的多元性、深刻性,然而,教材的每一册、每一单元都是编者精心建构的整体系统。如果学生只学自己喜欢的几篇课文、只学自己感兴趣的某些文体单元,甚至只学某些零碎的知识点,如

3、何形成完整的、全面的语文能力?所以,我们在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本回归”“不要求面面俱到”的同时,不应该抛弃了语文学习的基本原则。 三、想到什么你就说什么 当“讨论”成为常见的课堂教学方式之后,让学生三五成群地交流便成为目前语文课堂上的“时髦”。教师常常这样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吧,想到什么,你就说什么!”这样做,似乎百分百地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和独特的思考角度,值得推而广之。可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往往容易“钻牛角尖”,致使讨论的主题偏离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甚至出现过于偏激的、不健康的言论。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表达权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让课堂成为茶馆式的“自主

4、论坛”。自由讨论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教师不能在讨论的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成功的引导和调控,一味强调“自主”,很容易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造成缺憾。 四、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在发挥学生主人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能力、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凸显了多方面的优势,不乏许多成功的典范和难得的经验。然而我们又不无隐忧地发现,许多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教学公开课、观摩课上少不了的“特色武器”。学生热热闹闹地“你方唱罢我登场”,大有争当小组合作学习的“弄潮儿”之势。例如,某教师是这样组织合作学习的。只听教师“一声令下”,学生便匆匆分组,七嘴八舌,热闹非凡

5、。可仔细一听,这热闹背后存在的合作学习,却是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学生有的“各行其是各自为政”;有的“一言堂”,其他学生一言不发;有的你争我夺各说各话,谁也不听谁;还有的学生更在演说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天南地北不着边际的观点,偏离了主题。这样的“合作学习”,很难说达到了教师预设的学生合作学习,认真思索,思维撞击的教学计划。如此,是说该教师教学计划不明确,还是说教学计划已流产呢?教学效果又如何落实? 五、教师不能做好顾问当好参谋 学生进入合作学习环节后,有的教师不知所措地在讲台边等候;有的教师在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具;也有的教师蝴蝶般的穿梭于各小组之间,看似很忙,实际

6、上只是在装装门面;还有的教师倒背双手,踱来踱去,象征性地在A组插一言,B组说一句只待预设时间一到,便迫不及待发令“各就各位,开始交流”.教师融入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了吗?没有。调控讨论话题了吗?没有。每个单元不能做好顾问当好参谋,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哪里? 六、多媒体运用不当 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所营造的音像色彩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之于语文课堂,如果运用不当反会成为干扰因素。例如,有的老师教学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花费大量精力制作放映了众多的多媒体课件。课件让人耳目一新,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视听冲击和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

7、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运思动笔的时间。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好不热闹,过后了解一下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却云里雾里、一知半解。殊不知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就教学记叙类的文学作品来说,运用直观手段,就是为了通过“具象(形象)”与“抽象(语词)”的鲜明对比,促使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用词句来标志和塑造形象的;通过对比性地展示这两种语言中介的区别,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语言文字。 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而不是以影视语言替代文字语言。换句话说,课件的影视画面,最多只能帮助学生加

8、深对课文“写什么”的理解,而对于“怎么写”则少有触及。尤其是对更基本、更重要的“用什么写”,即作者借以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的探究和把握更是不足。所以,多媒体教学,应当凭借画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语言文字的“回放”和“还原”,回归文本,探究作者是运用哪些语言材料和艺术手法塑造人物或描绘景物。也就是说,凭借影视画面以更直接地领悟语言大师是怎样以典范、优雅的语言来表述“这样的”一些特定的人物、事物、景物的。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根本任务。绝不能“光看不练假把戏”“喧宾夺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尚需要语文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勇于探索,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真正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