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21课《风筝》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7465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七年级上册21课《风筝》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21课《风筝》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21课《风筝》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七年级上册21课《风筝》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七年级上册21课《风筝》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七年级上册21课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鲁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2.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3.多角度创意阅读和比较阅读,拓展思维空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自省精神。 【创意说明】 但凡提起鲁迅的文章,深奥、难懂、多义、隐讳就成了它的标签,尤其是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不容易把握,会出现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故事易、明思想难的现象,所以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那就想想“空白美”吧。文本的深度、高度、广度,亦即文本的丰富内涵,往往蕴涵在空白之中。对于空白美,明代哲学家王船山曾言“唯此摇

2、摇之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可群可怨。”因为是空白,便有多种填充的可能,不同的生活经验便会填充出不同的世界;因为是空白,学生的个性体验有了呈现、发展的空间和领地。让学生自己来填充空白不是更好吗?想起自己上学时学习鲁迅的文章,多是先知难而后渐近,往往心里先怵了,所以对于老师的讲解也常常是浅尝辄止、囫囵吞枣。如今我面对学生,作为师长应首先消减学生对于鲁迅作品的畏难心结,不如来个“剥笋式” 剥开第一层笋皮朗读 感知文本,以品味重要词句来落实重点,理解主题。 剥开第二层笋肉问题生成与解析 通过自主质疑、合作探究来启迪思考。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剥开第三层笋

3、芯作者的人格与精神 既有对于文本内容的圈定与理解,适当引入鲁迅其他作品与活动的延展与比照,更有学生自己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在品读与鉴赏中更直接地体会伟人的思想。 【教学思路】 导入简介作者及背景读整体感知研读课文(一)寻找误解和冲突研读课文(二)封建教育思想,自我反省精神合作探究品味语句含义,渗透思想感情体验反思拓展延伸(从文本到生活)。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查阅鲁迅的资料(上网查看有关书籍),课堂上交流。 教师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准备资料要充足,便于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歌曲三月三,创设情境。 (2)屏幕显示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

4、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写的是什么情景?(放风筝)想到风筝,你们会有怎样的情感? 总之,我们的风筝承载的是笑声与美好,可一想到风筝,文学大师鲁迅却感到悲凉与哀伤。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诗风筝,去触摸大师那颗敏感的心灵吧!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这位让我们仰视的伟人展示课前学生的积累与准备 屏幕显示鲁迅生平简介和代表作。 2.读读出字词,读出情节 带着问题读,读有目的;带着情感读,读有韵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先由学生分段朗读,解决两个问题一明确字音词语;二本文讲了“我”与小兄弟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找三名

5、同学朗读课文。 (1)梳理字词 屏幕显示准确读出并给形近字组词。 (2)思考我与我的小兄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我”身在北京,却想起了在故乡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的事;“我”后来又向也“长了胡子”的小兄弟请求原谅,但他却忘记了,“我”于是心里很难过。 (3)由此来看,本文的情节可分为两部分小时候、成年后。 那么我们就带着疑问来看看同学们在课前都存留着哪些问题,听读过课文后又生发出哪些想法,又有哪些想要与老师同学探讨的话题。 3.画画出语句,画出疑问 “读书必执笔”,在书上做出标记与旁批,是学习语文乃至其他学科很必要的学习方式。 (1)画出语句 学生在自读文章时对自己兴趣的语句勾画出来,并根据自己的

6、理解在语句旁边的空白处加以简要评说。 课堂上,要将同学们的自觉感受展示出来一是用投影仪直接展示学生的课本;二是让学生读出文段和自我解析。此时,老师最好的方式是赞许和倾听。 接着,引导学生将问题和理解归类。 (2)画出疑问 就是在学生自学时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文内标示出来,并在课上进行师生解答。 在学生提问之前,我当然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将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分类整理,如第一段“下文是要写在故乡时对小兄弟放风筝的粗暴,这时写北京的寒冬做什么?”第二段中“我的嫌恶有理由吗?为什么不说出理由?”第三段中“我的做法粗暴无理,小兄弟为什么不反抗?说明了什么?”“原文中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一句有

7、什么作用?”“后文哪些文字交代了我的觉醒?我又是怎么做的?我的做法达到我的目的了吗?为什么?”尤其是文章最后对于“春天”与“寒冬的寒威和冷气”的描写要重点理解。 在这些问题中有些学生可自行处理,对于有创意的答案我向来大加欢迎与鼓励,但对于此文,引导和老师的明确必不可少。 接着,根据师生对文本的理解,将解析的重点引入3、4段。 4.演演出灵感,演出体会 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手段激情引趣,以情感角度切入,运用朗读教学,以多种形式的读将多种能力的训练渗透其中,这些都是好办法,对于本文的严肃与相对压抑的主题,要想更透彻地让学生走进文本,我还在想要把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解

8、放其思想和个性,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学中乐”,在“乐中学”,那么演起来?演吧! 学生走到台前,演读一位学生表演哥哥,一位学生表演弟弟,朗读第3、4段。要求所有第三人称均改为第一人称,并读出人物的感情。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体会动作神态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谁才是真正的悲剧制造者。(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真正体会人物的情感,以更好地理解人物。) 5.谈谈出理解,谈出内涵 演完了,读过了,那就要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与思考了! 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让学生学习方式中的个性

9、化、创造性阅读特征体现出来。 此时一定是重回前面的一些问题了,也一定有了更好的理解,老师此时会在背后大推一把 “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样理解? “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怎样理解结尾的句子? 作者为早年阻止弟弟制作风筝一事悔恨交加,除了感受到浓浓的手足情外,作品还表现了作者敢于自我剖析透过这个小“我”,看到旧的伦理道德统治下的整个社会面貌大“我”家长式的管理、长幼尊卑的秩序是何等的神圣,何等的残酷,何等的愚昧无知,它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当作者挖掘的酿成悲剧的社会原因。“我”的回忆是对封建宗族制度摧残儿童的控诉,具有深刻

10、的思想性。“我”经过深刻反省认识到这一无可挽回的过错过后,心情无比沉重。这种忏悔意识,否定了旧“我”,催生了新“我”,“我”的思想演进轨迹明晰了,“我”的复杂心理状态显示了,正是这些原因,所以当“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风筝,而感到“惊异与悲哀”。 “我”向小兄弟提起儿时的这桩旧事时,弟弟却惊异地问“有过这样的事么?”显然,他已经“全然忘却。”这一笔的含义是深刻的,它意味着直到作者写此文时有的人对封建思想的奴役还不觉醒,这使作者深感沉重和悲哀! (最后一点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6.展展开阅读,展开空间 一展展生活,展自己,展心灵。 同学们,你的童年是什么样的,你喜欢什么玩具,你的家庭是怎么对

11、待你的这些喜好的?将你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二展展开阅读,展开眼界,展开思索。 推荐野草中其他作品,与满天的风筝比较阅读。写出300字以上的读后感。(可作为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依托文本不断交往的过程。文本,作为师生共同研究的对象,作为交往的载体,对课堂交往能否很好地进行,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如何从文本中找到很好的交往切入点,便成了不得不研究的问题。由于我设计的教学过程留给学生更多更大的空间,所以在这个“空白”中,课堂教学便极易流动不居,不会一潭死水,各种情感体验在一起碰撞交流,极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感悟,这其中离不开学生的亲身参与和老师的适时引导。 在课前,我就定位为“剥笋法”,讲完了,我就想我的“笋”剥得怎么样?我的理念进行得到位吗?我让孩子们体会到作者深刻的思想了吗?尤其是这个文本的“空白”填充了多少、留下了多少、引发了多少? 我回顾本文的教学过程,总觉得依然是老师说的多,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学生的束缚,在学生的讲解中,我给学生的评价过多,似乎成了“诱导”,有点阴险了。 对于本文,我留白,我“剥笋”,对于其他文章,我是否也要留白,是否也适合“剥笋”?思考中 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