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7687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对语文的教学影响很大。他是提醒教育工作者不能单纯的“传授、授业、解惑”,要想千方百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传授其学习方法及思维技巧,就必须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无师自通的效果。 一、提高学生语文的自学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自学语文兴趣浓,自学语文的积极性越高,其自学能力也就会随之提高。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有利条件,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通过“图片、影视、文字”变抽象为形象,以静为动,把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化。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

2、趣。譬如,介绍生活常识,谈论科技的发展,介绍“世界之最”,书法比赛等,帮助学生建立语文观,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倘若老师能因势利导,趁热打铁,就会马上成功、水到渠成的效果,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学兴趣的目的。 二、学习方法或思维技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经常在语文教学中读、说、写、考等问题,征求学生的意见,甚至有时让学生否定教师的想法。他的这种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学生要敢于质疑。学生只有敢于质疑,才能设法去释疑。从思维技巧角度来说,魏书生老师是在鼓励学生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学生将受益匪浅。由此,我们不难归纳出自学一法即大胆质疑,且运用思维的多种方式

3、设法释疑。倘若从运用思维方式来看,无论是顺向思维或是逆向思维,无论是人们所说的“思维技巧五法”还是“普里高津的七步思维法”都涉及到了“质疑”,古今中外的名人的言论中也是经常提到的。由此可见,搞好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会质疑、设疑,进而达到释疑。既然如此,教育工作者便抓住人的特点,正确的方法诱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最终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目的。教育工作者也只有设法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就有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挖掘学生中闪光的思维技巧,运思方式,为我所用,推而广之 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涯中,由于自身的因素或外界的因素,其思维技巧运思方式并不比老师差,从教学相长的角

4、度来说,教育工作者也不妨做一回谦虚君子,借他们的好方式,好技巧,为我所用,并在学生中推而广之。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能选择较好的方法自学,其效果也不错,每当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有的学生便能自觉按照试卷的模式自出试题进行自测,方法甚好,拍案惊叹,发现后,便让学生效仿,并择取有分量有容量有坡度的时间打印若干,届时考查学生。学生自己出的卷子,因此学生的兴趣就更浓,复习准备就更充分。再说,谁又愿意落后呢?尤其是有了学语文的兴趣之后,更是如此。事实上,学生出卷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觉地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及筛选的过程,更是运用多种思维技巧及运思方式的过程。有这等好处又何乐而不为呢? 按叶老的说法来看,“直观”是受教育的一种手段,正因为如此做了,学生作文时常出现佳作、美文、并在竞赛过程中经常为班级争得荣誉。有少数尖子学生尚得把数理学习中的反证法、分析法,或归纳法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来,这些思维技巧及运思方式的运用,执教者一定要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并且要在学生中大力宣讲,为我所用,推而广之。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