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导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8220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三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导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谈“三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导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谈“三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导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三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导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三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导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三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导学我校参加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的名称是“三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三导”主要包括(1)目标导入(引入课题,展示目标)。(2)问题导学(设置问题,布置讨论,展示点评,精讲点拨)。(3)能力导练(布置练习,检测巩固)。通过一年半的教改实施,下面重点阐述在“三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导学中如何进行设置问题。 1.利用演示实验设置问题 教师创设一个物理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遇到困惑和矛盾,自然而然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使整个课堂活动围绕问题组织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更好,更深层次的问题。 例1进行自感一节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放一普通日光灯

2、镇流器,然后举起4节干电池问“用这4节干电池串联后,会不会让一个人触电?”“不会”。“那么,能不能让几个人同时触电呢?”“当然更不会。”然后,教师找几位学生手拉手“串联”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上的电键S突然断开时,学生会感到麻、促而发出一阵叫声,于是,悬念陡然产生了。教师随机设问“怎么S断开还会有电流?”、“6v电压也能触电”?此时,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就被唤起来了。 图1 2.从学生体验活动中设置问题 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帮助学生从体验活动中提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探究结果将让学生难以忘却。 例2在牛顿第三定律教学中,在引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时,请同学们用手掌拍打书

3、桌,然后请他们谈谈感受。他们就会体验到本来是自己拍打书桌,结果自己的手感到很痛,而且自己用力越大,手掌越痛,引导他们提出问题。(1)有作用力一定有反作用力吗?(2)作用力的大小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有关系吗? 3. 利用学生作业活动设置问题 物理作业活动不仅包括传统的习题练习,而且还应该包括实验、科学设计、社会调查等。通过作业活动,学生不仅能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研究的能力,而且更重要是可以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因此,应当对学生作业活动提出提炼问题的任务。学生对物理习题的错误解答,不同学生的“错误”及“错误原因”都可能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各种错解的原因,逐步让学生学会认识纠错的能力。

4、例如有关追赶问题,许多学生混淆不清,在解题中常乱套公式而出现错误,笔者设计了如下一道当堂练习,展示典型错误加以讨论和解决问题。 例3A、B两物体相距7m,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阻力作用下,以vA=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B此时的速度vB=4m/s,在摩擦阻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从图2所示位置开始,经过多少时间A追上B? 图2 展示错误解答 设经过t秒A追上B SA=4t SB=4t-at2 SA=7+SB 联立得t=s 引导学生讨论本题错在哪里?公式 SB=4t-at2 有啥适用条件?把结果t=s代入vt=vB-at会出现什么问题?让学生找到追赶减速运动的物体时必须判断是在运动中还是停下来被追上。正确解答先判断B停止的时间和位移t1=2s sB=4m,在B停止的时间A运动的位移为SA=42m=8m,由于SA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