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政治教师素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8239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中学政治教师素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谈中学政治教师素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谈中学政治教师素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中学政治教师素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中学政治教师素质.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中学政治教师素质 思想政治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工作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理所应当地要承担起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重任。那么,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应具有哪些素质呢?本文认为政治教师素质应当做到以下三个定位。 一、 政治教师必须正确定位自己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工作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这就是中学政治教师的正确定位。要完成这个责任,首先政治教师必须正确定位自己。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政治老师素质的根本,较高的政治素养,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优秀的思想品德成为合格政治教师的最起码要求。作为一名中学的政治教师就应该把

2、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不糊涂、不迷航;要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以自身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引导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以身作则,表里如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言行一致,率先垂范,以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完善的人格去影响和塑造学生。才能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任和尊重。特别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性。它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政治教师必须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一是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准确的把握。二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形势的关注。还要主动投身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仅是学生的事,对

3、于教师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教师自我教育、健康成长和提高自身素养的客观要求。 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是政治教师的素质基础。要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今天,各种思想观念的冲突碰撞更趋尖锐激烈,这就对政治教师提供了新课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政治课显著的特点决定了师生必须去面对变化多端的社会,变化的社会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和信息。还有,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从某种媒体获得的信息可能比老师更新,教师在课堂上究竟教什么?怎么教?这对老师来说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内驱力。迫使政治教师不断解放思想,走出自我,不断从变革的社会中吸收营养,补充血液,保持与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否则就会脱离现实,政治课就失去生命力。社会经济发展的

4、多元化、复杂性需要老师能用经济、政治、哲学的观点、知识来解释社会的重、热点问题,并能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疑难。如果老师没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和人生感悟,是做不到的。因此可以说,一个政治教师的文化素质如何,将决定他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受学生欢迎的程度。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政治教师素质的必备条件。长期的应试教育中,曾一度忽视甚至完全放弃了心理素质的培养,此应为教育一大失误。因此,应当重新摆正心理素质的教育位置。过去的计划经济形态形成的安于现状、中庸无为、平均主义、安贫乐道、闭关自守、害怕变革等心理积淀,不仅不能适应今天的需要,而且成为一种阻力,成为一种“历史的惰性力”。政治教师应当培养独立的主体心

5、理,破旧立新的思变心理,优胜劣汰的竞争心理,敢于冒险进取的风险心理,不骄不馁的平衡心理,自强不息的奋斗心理学生心理素质的改造和重构则势在必行,而政治教师则责无旁贷,应当是先行者,因此要求政治教师要有更加正确的动机和需要,培养正当的兴趣和爱好,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气质和性格,影响学生,转化差生。 二、政治教师必须正确定位学生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一方面信息多歧使学生价值判断迷惘,另一方面信息多变导致了学生参照标准无常,导致学生很难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不仅如此,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轻视德育,歧视社会科学的教育误区,也造成部分学生自私、冷漠、缺乏集体主义和大局

6、观念等等。正确认识学生,保证学生的精神健康,免受更多的负面东西污染,这也是政治教师的必备素质。 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讲,人都是在发展着的,而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人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用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去估量学生的天性,并坚信能教育好每个学生。当然,中学生还很不成熟,他们正处于不断成长和发展阶段,经常会犯错误,作为教师没有理由对学生求全责备,而应该把学生看作一个发展着的人,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

7、的是培养具有独立健全的人格、对社会有用的建设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树立和贯彻生本教育观念,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真正确立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改变“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活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要看到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教师应给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要始终怀有一颗爱生之心。以学生为本,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中学政治教师要热爱

8、学生。“感人者,莫过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热爱学生,始终怀有一颗真诚的爱生之心是中学政治教师能够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和尊敬的根本保证。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 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融洽与和谐,为教育

9、教学取得成功打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 三、政治教师必须正确定位教育教学 新的社会环境,新的教育对象,新的教学内容,迫使政治教师必须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黑格尔曾说过“一切改革,归根结底是观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变小学的“听话教育”、中学的“分数教育”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全体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上,在教育教学中力争实现知识性与趣味性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真实性与操作性统一,落实到政治课上也就是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三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先有创新的教师

10、,才有创新的学生”,因此,政治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育观念,以前瞻的眼光,突破传统,打破条条框框,以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真正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发挥学生潜在智能,指导他们运用最新学习方法有效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自身发展的能力,不断索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终生受益的学习本领。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政治课能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是否有时代性,能否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教材紧密结合起,并及时地运用到教学中去。随着社会发展,教材内容、

11、内涵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只有把握住了这种变化,才能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要了解国际国内大事,对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要特别的关注;另外,抢占网络阵地,也是当前中学政治教师的迫切任务之一。网络快速、大容量、超时空、多媒介、交互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对中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网络对多媒体技术的承载,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性趋向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超时空,也使得教育内容丰富、全面和有可选择性。 培养审美情趣,注重文化素养。注重学生的感悟与体验,无时无刻不要求学生“动”起来,但是在“动”的背后,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举手投足间无不流露着内心的情感,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

12、现出来的教学激情就犹如火种般能燃起学生求知与体验的渴望。而这种激情有赖于教师自身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除了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中学政治教师应广泛涉足文学、历史、宗教、民俗、音乐、美术、心理学及现代信息技术等学科,并能有意识地把这些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社会实践能力是能力素质中最重要的能力,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开拓意识的人才,教师就必须转变自身观念,重视社会实践。政治,是一门综合性大、社会性强、开放度高的学科,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际,从经济到政治、从文化到哲学,涵盖面广。不把政治课教学从课堂、教材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政治课教学就没有生命力,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引进“源头活水”,才能使得“渠清如许”。 做到打破小课堂,树立“大课堂”观念,努力开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天地,是进一步提高政治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政治教师的教育教学必备素质。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