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模式.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8522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模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模式 解决问题是当今世界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这里所提到的问题不是那种仅仅通过识别题型、回忆解法、模仿例题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强调对不同个人智力的挑战,是因人而异的,概括起来是指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面临的、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直接解决而又没有现成对策的新问题、新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

2、作用。如一位教师教学三角形面积时,课前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各一对,课上让他们先用每对三角形教学思想,教师要做到既教知识结构,又教学习规律和方法。教师应给自己定下时控目标一堂课,教师的讲话一般在10分钟左右;学生作业当堂完成,教师当堂批改。课堂教学的一般结构为导入后,首先布置学生自学。其次,组织讨论交流。让学生前后四人组成一小组,对新课内容开展讨论。第三,问题导引。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重点、难点。第四,集体质疑,启发点拨。请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着重做填平补齐工作,即对自学容易出现

3、偏差和学生接受有困难的问题,有意识地让优等生讲解演示,教师摆一摆、拼一拼,看能不能拼摆成以前学过的图形。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学生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三种图形有什么样的关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师继续提问那么,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最后,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一步步的探索、观察、比较、讨论、总结,把旧知识与新问题联系了起来。 2.情景呈现,处理信息 新课程下解决问题

4、的问题情境呈现信息的方式是多样的,有以主题情境图方式呈现的,也有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更多的是图文结合的;有的是数学信息全部明示的,也有部分信息直接呈现、部分信息隐含在情境图里面的;问题的呈现方式有直接提出问题的,有用对话出示的,还有请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的。由于呈现方式的变化,与传统应用题相比,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明显提前,需要学生有较强的信息解读能力和从事理中抽出算理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读懂问题情境,明确数学问题。 3.摒弃不合理的分类型、套公式的做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对一个概念的理解与否,更重要的是

5、看其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加以正确应用,而不是背诵或复述某个概念的抽象意义。因此,教师不宜过早地用统一、抽象的符号或数学语言要求学生,更不能将数量关系式生硬地塞给学生。新教材在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上没有提出过高的要求,对数学模型的抽象也没有追求程式化的表达,但这并不表示基本的数量关系已经不需要学生去理解和认识了。事实上,数量关系的理解,基本数学模型的建立,基本数学思想的贯穿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同样重要。只不过新教材在对基本数量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上,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有所感悟,并能应用具体情境来进行表达。 4.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拓展训练 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

6、的实际问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种植而积与棵数,车轮为什么制成圆形等。凡是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都要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使学生觉得身边处处有数学,懂得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标准的实施,使得解决问题的目标理念改变,教材形式、体系格局改变,内容名称改变(应用题到解决问题),促使人们对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研究,从操作应用技术层面得到提升,使理论与实践交相辉映。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时,关注生活实际,并使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促进数学的生活化,并且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问的差异,使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愉悦和成就感。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