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班务工作中“双差学生”的转化.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9005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班务工作中“双差学生”的转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谈班务工作中“双差学生”的转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谈班务工作中“双差学生”的转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班务工作中“双差学生”的转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班务工作中“双差学生”的转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谈班务工作中“双差学生”的转化班级是教学的基本组织,班主任工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工作者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要求、学科特点和课程标准,因材施教,采取多种教育方法促使受教育者逐渐转化的过程,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谓“双差学生”“问题学生”,是指他们的思想品德不符合中学生守则,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而因智力因素出现的所谓“双差学生”、“问题学生”是少数,这些差生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大,极易形成不良的班风和学风,作好这些“双差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下

2、面就“双差学生”的转化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1.“双差学生”是学生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1)学生个体认识的缺陷他们没有理想和追求目标,缺乏积极的进去心;不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意义,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不注重知识的巩固和积累,意志力薄弱等。 (2)学习的客观条件和班级环境的影响有的学校片面追求所谓的质量,忽视德育工作,打着分层次教学的幌子,分不同的班,“双差学生”在一个班,差上加差,形成羊群效应。教学内容、方法、要求与学生智力基础、非智力因素之间的不适应,出现认知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及其思维,行为习惯等障碍;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关注优秀学生,遗忘差生,放弃差生知识点的及时检测反馈

3、,造成知识的负积累;采取单一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非一致性缺乏了解。其结果产生了逆反心理,造成师生心理不相通,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的“双差生”、“问题学生”。 2.从情感、信任、尊重、交流、家庭等方面,因人施教,转化“双差学生” 班主任工作中,“双差学生”的转化是一项艰难而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了解差生的心理特点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卑感,怕困难,缺乏毅力,自控力差,重感情,讲义气;经常违反班规校纪,行为习惯不规范,有不少陋习;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家长的责骂,老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讽刺、歧视和嘲弄,内心非常苦恼,有被遗弃的感觉。如不及时引导他们,会破罐子破摔,走出学校后,给家庭、社会,带来危害

4、。差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根据不同特点,改变他们待人处事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注重情感教育,从内心世界,灵魂深处感化差生。差生中独生子女特殊的生活环境,养成自私自利,缺乏爱心;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单亲家庭子女,性格扭曲,内心封闭。班主任要重视与差生的感情交流,俗话说,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不歧视他们,主动关心爱护他们,从内心喜欢差生,施以师爱。如摸摸头,多给与微笑,与他们一起散步,以诚相待。他们有快乐时,共同分享;有痛苦时同情抚慰。差生犯错误时,不能简单的训斥,而因倾听他们的诉说,以公平的立场判断是非,并以理服人。久而久之,班主任就能以自己的坦诚换取差生的信任,

5、以真情打动感化差生,灵魂深处,情感世界与教师融为一体,差生才能听从班主任的教育。 (2)要从心理上充分信任差生,人格上尊重差的自尊心。班主任要获得差生的信任,愿意把心理秘密告班主任,情感上喜欢与老师交流。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与人的交流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信任、尊重。差生在心理上比较脆弱,他们比一般的同学更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爱护和尊重。当发现差生有错误时,不要草率的肯定或否定,要在全面了解事实真相的基础上,从尊重他们的人格、爱好、自尊心、个性和保护个人隐私出发,及时找他们谈心,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正确引导。不要在班上或办公室当着同学和老师的面而严厉批评和挖苦他们。但差生的转化是螺

6、旋式,难免出现反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沉着冷静,切忌过分的言行,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作为班主任,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要真心帮助,真诚以待,充分信任差生,引导他们积极向上,达到加速转化的目的。一姓陈的同学,看了些不健康的东西,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家长与我交流后,我与他谈心,尊重并取得他的信任,认识转变快,走上了健康的学习和生活道路。 (3)增强学习的成就感,从心理上满足求知欲望。受遗传影响而导致智商不足者只是少数,而“双差学生”的不同认识能力、心理品质、基础知识和学习态度,更渴望学习上的进步,班主任要与科任教师经常联系交流,随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与科任教师形成合力。在生活上关心他们,精神上抚慰他

7、们,学习上帮助他们。根据他们的个性差异、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降低学习的难度,作业可以少一些,简单些,降低要求,达到“踮起脚就能摘到桃吃”的程度。 多鼓励、表扬、肯定,学习成绩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消除了学习上的畏惧感,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对学习有了兴趣,其它违规违纪的事就减少了。 (4)挖掘差生的潜力,充分展现其特长,因“长”施教。有些差生头脑聪明,有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多才多艺,在体育、文艺、书画等方面有特长。要用“放大镜”寻找差生的闪光点,使他们看到希望和自身的价值,增强他们的进去心,为他们创造施展才能的条件,在班级给他们一定的工作,发挥他们的优势,并给以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自信心

8、和上进心,加快思想的转变。例如组织篮球比赛,参加文艺活动,值日,清洁卫生监督员等。 (5)与家长交流沟通, 有针对性的进行家访,以访促转。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短信等工具,及时把差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等与家长交流。家访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沟通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老师和家长双管齐下,同抓共管,并说服家长克服急躁,打骂学生等不良教育方式。要求家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使他们感到既有家庭的温暖,又有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尽早从自卑、孤独、苦恼中解脱出来。有一张姓同学,父母离异,出现思想和学习的双差,我多次家访促转,取得较好成绩升学的。 总之,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过程、开展活动、培养学生能力、差生的转化等教育实践中,要重视差生的心理特点,不要回避差生的转化,既教书又育人。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