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9067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音乐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音乐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音乐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音乐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音乐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音乐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是6岁12岁的儿童,而小学生有其自身生理与心理的发展规律。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教学,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生动活泼的健康发展。 关键字 小学音乐;主体地位;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现代教学更加趋向于科学化、人性化,并逐步通过进一步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1本人结合自己教学研究与实践,浅谈一点儿认识与体会 设

2、计游戏情节。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的内容,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动、好玩、天真活泼的特点。音乐课恰当地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果在教唱新歌时,孩子总耐不住老师安排的程序,特别是听到曾听过的歌曲或他们喜欢的歌曲时,就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跟唱。如果顺应这种心理而过早地让他们演唱,必定会唱不好。这样的参与就是一种无效的参与。如果采用趣味游戏,让孩子边听老师有感情地范唱,边配上动作、表情、口型,使学生可以在完整的音乐中感受和学习。等到他们比较熟悉后,由学生唱,老师配口型,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掌握歌曲。这样就丰富了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方式,建立了孩子的内心听觉,培养了学生用“心”唱

3、歌的良好习惯,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将来的音乐学习中进行自我调整。 2设计故事情节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教学歌曲小青蛙找家时,先讲述一段故事有一天,小青蛙对妈妈说“妈妈,我们都长大了,该自己去劳动了。”于是小青蛙们高兴地到田里捉虫去了。它们跳着、捉着,捉着、跳着,不知不觉地离家越来越远。小青蛙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它急坏了,不停地叫着,好像在说“我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哪里?”此时教师问“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小青蛙找到家呢?” 一下子学生的学习劲头被调动起来,纷纷表示能帮助小青蛙找到家。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图形谱,各自踩着荷叶,听着歌曲

4、,学习歌词,学起来轻松愉快,意犹未尽。这样,学生们就在一个故事、一幅画、一段录音的激发下,就会主动地参与学习。 3主动发现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是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自己找出了学习的重点难点,就把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激发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责任感。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同学们对这首歌曲已非常熟悉,但由于受到不规范唱片的影响,不能准确地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停顿处理。针对这一难点,在教学歌曲之前,可以先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演唱,其他同学边认真地看图形谱,边听同学演唱歌曲,并找出他们唱错的地方,然后再进行歌曲学唱,这样难点便迎刃而解了。 4密

5、切合作,提高学生整体参与度 成功的音乐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与合作的机会,通过群体性讨论和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音乐活动经验。比如,在教学课堂上,让一个学生单独回答问题时,大部分学生的精力不能完全集中,而在分组讨论时,分心的同学比较少。再如,低年级的歌表演,小组里的每一位学生共同创编动作,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大家共同上台表演,学生们认为动作是自己设计的,表演时非常投入。这些实践证明,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全体学生参与度的重要途径,改变了“几人唱戏,众人旁观”的局面,为每一位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5尊重孩子,在教学中灵活应对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一首

6、歌,街头巷尾常常能听到。而孩子们这种对歌曲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却是我最担心的。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孩子们往往不认真听范唱,总认为已经会了,很想跟着教师唱,其实只是一遍遍地重复着他们的错误而已。于是我采取了“静”的方法来要求他们,即不让他们跟唱,只能先静静地聆听,听完后学唱。这个传统的方法虽然的确让大部分学生静下来听了,但我发现还是有一些学生在跟唱,是他们故意不守纪律吗?其实不然,这些孩子只是希望亲自去尝试、去演唱,或者说想向大家表现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首歌曲。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既能尊重、满足孩子们的这种心理需要,又不破坏听范唱时的宁静呢?在几个班级的教学中,我做了各种尝试,但最终我选择了“动”的

7、方式让学生用“唇语”来跟唱,即跟着老师张嘴唱词却不发出声音。这个新颖的歌唱方式,果然让孩子们好奇不已,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种特殊的唱法,并津津有味地“跟唱”起来,我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次成功的尝试让我很兴奋,还应用到孩子们所熟悉的其他歌曲教学中,如国歌、少年先锋队队歌等,效果都不错。因此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尊重学生的重要性。 6在平等交流中引导孩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直接以文化权威的身份出现,在知识、技能和道德等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然而在当代,教师往往通过更加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的职能,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

8、经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索。例如对于高段的学生来说,民歌离他们的生活较远,而流行音乐则如影随形地陪伴着他们。作为音乐教师,我们首先不能“谈流行变色”,要认识到流行音乐也是音乐形式的一种,它之所以能快速地流行起来必定有它独特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并不回避和排斥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热爱,而且在听赏阿里郎这首歌时,我甚至主动提到流行乐坛的“阿里郎组合”,迅速拉近了教师、教材与学生这三者间的距离。我会告诉他们,这个组合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他们把多声部合唱演绎得炉火纯青,并使民歌阿里郎被更多的人接受,流传更广。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的课堂,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动起来,主动感受音乐的美。学生在学习、感悟、创造、表演中不断进步,逐步树立自信,主动在课堂教学中自信的演唱,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