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9106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高中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高中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高中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高中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高中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高中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 历史的车轮轨迹总是向前延伸的,那些遗留下来的精神被时间凝聚,成为一座丰碑。我们不仅仅要缅怀,还要在纪念的同时传承。将那些遗留的精神孕育于心,变成自己的东西,形成一种对自我的关怀。可以说,人的精神层面所总揽的界域具有无限性,可以是文艺、历史、政治等等各个学科,还可以是世界、国家、社会等等各个领域。高中语文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如繁星闪闪发光,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文本中所述人文精神的同时,还要塑造他们的理想人格。 一、人文精神培养最好的感情示例现代文教学 文学文本总是蕴含着某种意蕴的,辞藻、线条、颜色、音调或其他表现媒介,不过是为了将内在的气韵、风骨、灵气、精神、情感这

2、些东西显现出来。而作为读者,必须在表现媒介的表层下将这些内在的东西挖掘出来。在挖掘的过程中,作为读者总是兴趣盎然的陶醉在作者或深沉或轻灵的辞藻上;或感人涕零或激奋人心的事件中;也会赞叹作者的为文技巧。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学生对故事、事件背后的真正教育意义视而不见,教师要找到一个合理的铺垫,一个恰当的时机,将文章的重要的教育意义传递给学生们,引导学生取其精华,挖掘文章中的人文精神因素,并将其内化于心,成为内心思想情感的积淀物。 二、人文精神培养最好的理论范例古诗文教学 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郭沫若在关于文风问题答记者问中对此作了解释,他说

3、“文以载道,就是说,写文章要表达思想”。这里所说的思想或者是哲学观点,或者是人生行事的道理,又或者是勉励人的人生态度综述。总之,在这种文学观点下,文是为“道”服务的。遵从这一观点的古诗文比比皆是。囊括思想的古诗文也暗含着人文精神,这些人文精神经过时间的冲刷却越来越刻骨铭心,它是人文精神培养的最好理论范例。所以,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要将古诗文这种创作时就已经被赋予的教化作用应用起来,挖掘文字这一手段下的为“道”目的,也就是人文精神内涵,并以其作为宝贵的精神遗产交付给学生。 以荀子劝学篇为例。这篇古文短小精悍,说理精妙,以循序渐进之势劝诫学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

4、,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文言实虚词,还应引导学生挖掘文章所承载的“道”,即所谓的人文精神理论。关于这篇古文有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围绕“劝学”二字展开,对文章整体框架有着重要作用。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各分论点的理解,并说说从文章整体来看该分论点的用意,以及该分论点的人文精神理论和学生所受到的启发。当然,还可以继续延伸,让学生说说自己联想到的正面或负面的人和事。 三、人文精神领悟最好的抒发途径写作教学 “看其文,如看其人”,人格有时候也被文章所映照。所以,写好一篇文章,除了掌握写作方法,注重翰藻词句的运用之外,还要注重真情实感的流露。可以

5、说,率真,是人格优劣与否的重要凭证,也是文章好坏的评价原则之一。在写作中,学生如果违背本心,偏离生活本原,脱离生活现象,那么无论辞藻多么斐然,技巧多么娴熟,终究不会写出精彩的文章。所以,教师要阐述作文与做人的关联,让写作成为人文精神领悟的最好抒发途径。并使其在写作中告别空洞文字的堆砌,并尽最大可能的回归内心,诚恳做人,真挚作文。课文中不乏人文精神的闪光点,经过分析,学生也会领悟人文精神的点滴。但教师要为学生找到人文精神领悟的抒发途径,这一抒发途径便是写作这一活动。 以李密的陈情表为例,这篇文章情真意切,陈述自己内心的情感,语到处,心亦到。心语的同步使人读来就觉深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让学生赏析陈情表,说说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说说作者如何“陈情”。陈情表中没有一句空洞、多余的话,更没有虚假的情感,这不仅是作者写作能力的体现,更是人格人性的体现。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在文章映照下,对作者的精神加以领悟。 作者通联江西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