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省级体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9504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疆民族地区省级体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边疆民族地区省级体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边疆民族地区省级体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边疆民族地区省级体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疆民族地区省级体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边疆民族地区省级体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作为云南省首家体育教学实验示范单位,如何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示范”和“中心”作用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的相关措施进行了总结,希望为西南地区高校体育实验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比较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却很少关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毕业后实践工作极为不利,严重地影响着基础体育教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自2009年7月被确立为云南省教学实验

2、示范中心,成为云南省首家体育专业教学实验示范中心。该中心在四年多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中心”作用。本文就此略谈几点体会。 1 实验中心基本情况 中心下设7个基础性实验室、2个综合实验室、3个实习基地(海埂、呈贡、北校场)、1个体质测评公共体系。现有专、兼职教师25人,其中专职实验技术及管理人员5人。教授6人,副教授9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1人。教授、副教授讲授本科生课程并指导实验/实习课程比例超过70%。近5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教育厅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10篇;出版教材专著9部,其中全国

3、统编实验教材主编2部;获省级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2项,省级以上教师个人学术及教学奖励20余项。 2 相关措施 2.1 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中心始终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形成了注重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传统。中心把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才干作为教学改革的着眼点,把培养基础宽、适应性强、具有创新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作为教学工作的目标,逐步形成了注重实践、注重因材施教等体现时代要求,符合行业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理念。 2.2 实验教学体系 2.2.1 实验课独立开设,独立考核 部分实验课独立开设并独立考核,有效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扩展,这些课程主要有运动解剖学

4、、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这种突破传统的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的模式,客观、准确、科学地反映学生对实验技术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2.2.2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拓宽能力培养途径 在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性和创新性。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门实验课均有设计创新性实验,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实验题目、设计实验方案、技术路线、填写项目申请书、师生论证、实验实施、论文撰写、总结讨论等过程进行完成科研训练。 2

5、.2.3 与科研相结合,加强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 第一,中心树立和强化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和开放化教育思想,制定相应的系列管理规章,使有限的实验室教学资源面向学生、教师、社会开放。第二,确立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设计者、领导者的角色,强化其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重点启发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操作、独立比较各种技术方案、独立纠正实验中的失误,自己客观评价实验过程和结果,增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自主。 2.3 实验室定位 2.3.1 功能定位 中心功能定位于以实验实训教学为主,教学、科研相结合。目前,实验教学中心面向体育学院4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

6、、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开设7个门类实验课,学生人数达1660余人/年;以及全校公选课实验课和全校万余名大学生体质测评工作。 2.3.2 服务面向定位 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科研兴体”作为中心建设的宗旨,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对少数学有余力、兴趣浓厚的学生,进行以基础性实践、综合性实践和创新实践为一体的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综合性训练。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影响带动下,学生的科学兴趣、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为大学生科研训练基金和本科生毕业论文与实践提供良好的实验技术平台,近年共获得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基金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此外,中心通过开展体育保健实验技

7、能等系列比赛,既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巩固了理论知识。此次比赛创新了比赛形式(规定题目现场抽签、规定时间、抢答、观众随机“点题”),参赛选手多,知识面广(各种按摩手法及功能、包扎要点及注意事项、取穴要领及功能等),得到了教育厅领导和各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在云南省高校及院所中间发挥了良好的“排头兵”作用。此外,实验中心聚集实践性培养资源,坚持目标定向、实践导向和集成创新原则,为培养高素质研究生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 中青年教师和教练员良好的实验平台为中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和科学化训练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撑。体育学院始终保持较高的竞技运动水平,所培养的运动员在奥运会、全运会及大运会等一系列高水平竞赛

8、中,多人多次荣获奖牌,并打破残疾人奥运会游泳世界记录和全国大运会田径记录。如今在中西部地区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骄人成绩的取得与良好的科研服务是分不开的。 3 中心未来规划 3.1 建设更加合理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教育素质。确定每位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向,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教研讨论。提供一个适合于青年教师的平台,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创新研究,鼓励青年教师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 3.2 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设立“实践与创新基金” 通过开设专题学术讲座,让学生了解前沿研究成果,及时发现扶持一批在科研和实践中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学生。通

9、过参与高水平的科研课题,从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为突破本科生和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瓶颈,中心资助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科研实践和创新活动。开展本科生科研基金设计,如学生构建创新设计小团队(如运动医务监督)、基于多民族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价值研究等。 3.3 以多种开放形式增大开放力度 中心要进一步加大面向全校师生及行业、社会提供灵活的开放力度。为学科训练、技能比赛、创业训练等尽可能提供条件,让学生工作小组介入实验室管理,构建学生的部分自治管理模式,从正面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创新实践的教育平台上“忙”起来。分析社会需求,拓展院企合作、构建多元化实习基地及活跃的创新学术环境。 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