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0934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 针对目前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课堂教学与计算机审计实践脱节问题,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并结合参与国家审计署项目审计的经历,提出以项目为导向、整体模块化、模块多样化的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理论与审计实践的较好结合,充分调动教学中两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1问题的提出 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普及,我国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使得审计工作的对象发生了质的变化,对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海量的审计数据,审计人员采用人工方法很难有效地找出疑点并总结出可复用的审计经验。因此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计算机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

2、而我国计算机审计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都还不够成熟,特别是计算机审计人才缺乏,致使许多计算机审计项目不能完整而有效的开展。故急需大力培养优秀的、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计算机审计人员,以便推动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创办计算机审计专业或在相关专业开设计算机审计课程,同时也对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实践作了相应的研究和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过,根据有关文献调研反馈的情况,计算机审计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呆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够; 2)实践能力差,理论教学与审计实践相脱节; 3)计算机审计实验欠缺,实验项目

3、比较单一,不能综合反映实际审计项目的审计过程; 4)许多任课教师缺乏现场审计的实践工作经验,不能很好地将计算机审计理论融入到审计实践中。 鉴于上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现场参加计算机审计项目的经历,按照实际计算机审计项目的审计流程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相结合,调动教学中两个主体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对银行、政府等单位进行审计项目的实践过程为依据,摸索出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拟介绍计算机审计教学的组织形式、步骤、方法,探索更优化的教学方法。 2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审计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分析

4、计算机审计包括两方面内容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数据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审计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审计和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进行审计的过程。 2.1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审计是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审计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在实际工作中,各被审单位信息化程度不同,会计系统采用软件有单机版、网络版、ERP信息系统,数据库中数据存储格式也不同,而且数据库中的数据量相差也非常大。因此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单位的数据进行采集、验证、转换、分析、处理,挖掘审计线索,收集审计证据,完成审计任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5、审计人员需借助计算机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目前,课堂教学中计算机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数据审计的方法和重点;计算机安全审计;计算机犯罪审计;信息系统审计;财务管理信息化审计;反洗钱审计;投资效益分析审计的Excel计算方法;联网审计;持续审计;电子商务审计;常用审计软件的使用和介绍等等内容。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设计新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将上述主要内容既深刻透彻、又直观易懂地介绍给学生,达到教学目的,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2教学组织形式 目前多数高校计算机审计教学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或多媒体演示操作教学,由于审计模拟环境建设困难,审计实务课程基本采用简单的操作实验

6、代替,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师多采用填鸭式教育,结果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造成计算机审计课堂教学枯燥无谓,教学效果无法保证;同时学生学习以后仍然无法真正理解计算机审计的理论和方法。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方式非常必要。由于计算机审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实际计算机审计项目的要求,将学生分小组进行综合实践训练。例如,在对银行进行审计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贷款业务数据审计组”、“信息系统审计组”、“存款业务数据审计组”、“系统内往来业务数据审计组”、“中间业务审计组”和“反洗钱审计组”等,各小组按照计算机审计的流程进行审计实践训练。同时根据学生实践进展情况,教师将计算

7、机审计理论和方法分步骤、分层次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和方法,而理论反过来又很好地指导实践训练。 另外,各小组在熟悉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审计任务设计计算机审计方案,每组制定的审计方案往往会不同,这样他们的审计重点、审计线索的发现、审计取证的充分程度等将不同,故得出的结论也会各异。进而可以初步看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为后续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参考。 2.3教学方法 在审计实践中,计算机审计过程包括确定审计目标、审计调查、制定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后续审计等几个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相应的采用模块化教学法,而每个模块再进行仔细分析,并采用不同

8、的教学方法。 1)首先按照不同行业确定不同的审计主题,即确定审计目标。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依次选定行业确定审计主题,然后对每个行业审计过程进行讲解和学习。因为不同行业,其业务组织形式和财务数据流程不同,审计目标和审计重点也不同。例如,金融、税务、财政、利用外资、教育等领域计算机审计重点和审计内容各不相同,采用的审计方法和技术也会不同。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明确项目的审计目标、审计重点、难点和审计任务。 2)在确定审计目标后,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学习审计调查部分内容。审计调查是制定审计方案和审计人员预先判断疑点的前提,相当于对要审计的项目进行预审。先由教师讲解审计调查在整个审计中的作用、意

9、义、采用的方法、相关的内容和注意事项等,这里教师必须详细介绍常用的审计调查方法,如问卷法、座谈法、数据检测法等。然后将每个小组的学生再分成两个部分,采用情景模拟方式,即一方模拟审计单位人员,另一方模拟被审计单位人员,双方就某个审计项目展开审计调查,让学生在角色转变中真正理解审计调查的内容、作用、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 3)审计实施阶段无疑是教学重点部分,是学生学习计算机审计方法的关键阶段,故这一阶段教学方法的运用至关重要。首先依据确定的审计目标和审计 调查的初步结论,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然后进行下一阶段审计取证和审计记录工作。这一部分内容可以采用模型教学法,即针对不同的行业

10、设计不同的审计分析模型,对业务数据、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而现代风险基础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审计差异理论和系统控制理论是进行建模的理论基础。对于一个具体的审计项目,审计分析模型的构建包括人员组织建模、数据建模和业务建模。故在建模之前,学生必须了解所要审计的单位人员构成、数据流程和业务流程,并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给学生讲解审计分析模型建模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方法、审计分析模型的总体框架、适用范围和使用范围,同时介绍如何对所建的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等;接着,各个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人员组织建模、数据建模和业务建模;最后,各个小组将所建的模

11、型应用于所审计的项目,进行审计取证,寻找和挖掘潜在的线索,并充分记录,得到所需审计证据。 4)最后一个教学模块是审计报告,它有规范的格式和严格要求,报告必须客观、公正;同时要注意计算机审计报告与其他审计报告的不同。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交叉评价的方式完成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审计报告的严肃性,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另外,每个组的审计报告作为课程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审计教学特色 3.1尊重两个教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审计教学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给出最终的评价结果;同时提供给学生学习主题、素材、数据等。学生

12、学习每个模块内容时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给定的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可见教师的主体能动性体现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上,它重在激励、妙在点拨、贵在引导、巧在开窍。 而教学中的另一个主体是学生,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通过学生学习所得反映出来的,故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属于引导者和策划者,但学生是具体项目的实施者,在每个教学模块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和想象力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并进行实践。很明显学生个体能力的发挥直接决定项目结果的质量,这样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展示。 3.2以小组分类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适应现代

13、审计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了解其它更多行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社会规则。因为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业务之间的交叉和往来频繁,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实际计算机审计项目因所审计的部门和行业不同,其审计目标、内容、重点一般差别较大,审计的方法和方案往往也有所不同。因此,现代审计实践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既精专又广博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分类别、分小组进行教学,就体现了社会分工发展与现代审计实践的要求。按照分类别进行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让学生了解了不同部门或行业业务流程,明确了相关行业的规则

14、和业务流程,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项目导向的分类别、分小组教学方法,为学生设计了一个类似于参与现场审计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另外,分小组进行情景模拟教学,不仅能够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助意识,提高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 3.3采用整体模块化、模块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与实际审计项目相对应,计算机审计课堂教学采用模块化教学,同时在不同模块中又采用不同的方法,体现了相对稳定与灵活多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清晰掌握教学中的纲,同时又能体会不同审计阶段对专业基础知识的高要求,另外发散的思维和宽阔的知识面也是必需具备的。

15、4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审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由于计算机审计课程建设刚刚起步,对于很多学校来说,还是一门新的课程,故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验内容等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同时也需要认真研究存在的困惑和解决途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加强复合型师资人才的培养是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审计教学的关键 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审计教学的最大困难是复合性师资缺乏,计算机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并不是单纯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它要求教师应既有计算机知识,又有扎实的财会、审计和审计实务知识。当前高校中既懂计算机又懂审计的教师缺乏,而具备能够将审计与计算机进行无缝融合的教师就更少了。为此,必

16、须加强师资的培养和实践锻炼,如加强学校与有关审计机关或部门的合作,选派骨干教师去审计一线参与实际审计项目;鼓励学校不同院系或专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实现合作办班和授课;加强校企合作,让教师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和企业的业务流程等。从多方面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审计人才。 4.2成功地将计算机审计理论和方法融合到教学实践是教学成功的保障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如何实现自然结合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是对计算机审计实务教学质量的检验。一方面,需要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训,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计算机审计实验室建设,

17、构建计算机审计模拟实验环境,完善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加强计算机审计案例的开发,构造高质量的样本数据,尽量贴近具体的审计实践过程。 4.3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实践锻炼是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基础 由于计算机审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需要学生具备多学科基础知识。只有在先修了财会、审计、计算机相关课程之后,学生才具备学习计算机审计课程的能力。同时,学生应走向社会,加强实践锻炼。学生应积极参加实社会调查,了解计算机审计的发展;了解在审计实务工作中,所需网络、通信、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知识;了解实际工作中,国内外常用计算机审计软件的使用情况等。只有这样,课堂教学的内容才能真正被学生消化吸收,教学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5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会计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进而对审计人员提出更高要求,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审计人才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任,而课堂教学又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审计教学采用整体模块化、模块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两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培养高质量的计算机审计人才提供直接帮助。 第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