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学生认知的“藤”策略感悟.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1059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着学生认知的“藤”策略感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顺着学生认知的“藤”策略感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顺着学生认知的“藤”策略感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顺着学生认知的“藤”策略感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着学生认知的“藤”策略感悟.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顺着学生认知的“藤”策略感悟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内容,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策略的起始。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产生列表策略的心理需求,感悟用列表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是本课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课前我随机对几个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解,发现他们都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解题思路,有的还举例说明解题思路,说明对策略有着朦胧的认识。既然学生不用列表也能解答,那么策略是不是有些多余或滞后呢?如何让学生在已有解题的基础上,自觉产生对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列表的意识和能力?就这些问题我进行了课堂实践与思考。 1策略感悟,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对策略的内在需求,从“无意

2、识”走向“有意识”,获得对策略的认同感 一切教学法,均源自学习内容自身的规定性及儿童内在的心理需求。课始,我从学生熟悉的“田忌赛马”故事导入,唤醒学生对策略有“好想法,好办法”的朦胧意识,这是感悟策略的基础。先产生解决问题的好想法,形成寻找好办法的动力,是培养学生对策略的敏感性和自觉意识的先决条件。 学生已会解答例题,又如何激发其对列表策略的内需呢?这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第一,仔细观察例题不难发现,购物图文并茂,但是“里面有文字、有人物,还在对话”的信息呈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妨碍学生审题。第二,在图中我增加了一条信息“小军用去42元”,加大了信息量,进一步把情境图中的“不足”凸显

3、和放大。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充分后,我跟学生这样对话 师回头看这幅购物图,里面有文字、有人物,还在对话,这样的信息呈现方式,里面的条件和问题能让人一下子看清楚吗? 生不能一下子看清楚,我是看了图下的人名才知道是谁。 生信息显得有些乱,东一条西一条的。 师你们希望变得怎样呢? 生最好能清楚和有条理一些。 师数学就是要清晰有条理,这样我们把图中信息重新收集、整理一下。 当学生说“要看人名才知道是谁”“信息东一条西一条的”等理由,这些都是学生对情境图缺陷有所发现的崭新视角和重新领悟的直白表达。这样让列表策略从无到有,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接受,自然获得对策略的认同感。当然认同感不能依赖一道例题来获取,还

4、要在策略应用中不断地体会,学生的体验越丰富,对策略的认同才会越深刻。 2策略感悟,必须提供给学生不断甄别、选择和打开思维的机会,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尝试,把握策略的核心价值 感悟策略,需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暴露出来,暴露是为了打开“心结”,让感悟策略更好地走向通透。毫无疑问,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并非一帆风顺。教学中,我把例题中的信息制成一张张小卡片(如图1所示),目的就是方便学生挑选和摆放,也容易生成表格的雏形,相信“儿童的智慧始于指尖”。 师比较几位同学的整理单,你有什么想法? 生(指图2)生1几乎把所有条件都选出来了。 师(问生1)对比其他同学的,你想重新改一改吗? 生1嗯,还可以拿走一些。(边

5、说边拿形成图3) 生我觉得生2的整理比较简洁(图4),用的条件少。 师还能少吗?(边说边拿走3本) 生一个也不能少了。 生我发现,上面一行是小明买的、下面一行是小华买的。 师竖着比,你又能发现什么? 生小华和小明对应,钱数和钱数对应,本数和本数也对应着。 师没错。信息经过这样的整理,就变得简洁、对应和有序,如果再加上线条、方框,你们一定能迅速说出它的名字 生列表。 从实际操作结果看,学生对原题进行整理比较生疏,究其原因,整理信息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整理,又如何整理?这也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对信息整理的客观认知水平要达到深刻的感悟,就必须顺应学生认知的“藤”,暴露出学习中的困扰和疑

6、惑。生1的整理单很有代表性,也是原生态的学习过程中,呈现的最真实的理解、最真实的思维结果。生2的整理单为生1提供了重新选择和再改进的机会。课例中生1在教师的启发下,自觉地将图2的信息再次遴选和简化,也就能更充分地体验到列表策略的简洁、对应和有序的优势和特点。 在巩固拓展阶段,我设计两组解题对比一组鼓励列表整理,另一组不允许列表整理,任其读题,看哪组解答迅速方便。这里的习题和例题相比,信息量、难度明显提高了,不列表的一组尽管也能解答,但是“审题的时候觉得比较费劲”,这样的对比就凸显了列表策略的优势。策略感悟,允许不同的学生有“自己的时间表”,只有经过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深层互动,课堂学习才能展现出更

7、大的活力和张力,学生也才会逐步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将认知和理解不断引向深入,把握策略的核心价值。 3策略感悟,必须让学生从单一的解题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解题技法的掌握走向数学思想的养成,触摸数学的本质特点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果说解题的技法技巧属于“器”,那么数学思想就是“道”。策略教学,就是要把学生从单一的解题状态中抽身出来,从“器”的掌握走向“道”的养成,感悟数学的本质特点。 显然,列表策略当中蕴含着数学思想,如最简化思想、对应思想等,这些都是数学的“道”。数学是追求“简洁性”的典范,这和儿童“求简”的天性一脉相承。策略感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比较遴选、去粗存精的过程,也

8、是让学生体验“求简”思想和方法的过程。课堂上,当学生选择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几个关键数据时,惊喜地发现“摘录的条件也就是算式里的数据”,这样就把信息整理和以往的列式解答形成有意义的链接,沟通了学生已有方法和列表法之间的联系。学生说“一个也不能再少了”,形象地概括出了数学精炼和简洁的特点。列表策略中蕴含的对应、有序、组合等数学思想方法,都是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重要内容。因此,列表不是个单一的学习活动,需要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并最终达成数学思想的养成。 感悟策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顺应学生认知脉络这根“藤”,才能使策略自然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策略,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策略中承载的数学思想便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成长中。 (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江苏 南通,226001)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