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的四点体会.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1305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作文教学的四点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作文教学的四点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作文教学的四点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作文教学的四点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作文教学的四点体会.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作文教学的四点体会 一、给学生充分的写作空间和写作自由 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数不喜欢也不太愿意动笔写些东西,他们认为写文章太浪费时间,特别是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因为他们的时间大多耗费在数理化上,所以,对占高考语文总分五分之二的作文根本无瑕顾及。到了总复习阶段,他们的每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其实,当代的高中生,他们有丰富的思想,有独到的见解,但就是因为不能找到倾吐的对象和机会,而压抑了自己的真挚情感,浇灭了自己的思想火花,冷却了自己的写作欲望。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提供给他们倾吐的一席之地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必要。 给学生提供作文训练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不一定非得局限在课堂之上,也不一定给

2、学生划定多少框框,提出多少要求,只是给予他们充分的写作空间和充分的写作自由就行。可以让他们写日记、写周记、写信札、写随笔,给他们留下一块随时可以吐露真情的“自留地”,让他们在这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自由地奔放,让自己的真情自由地倾泻,少一点限制,多一点轻松,真正体验说真话得酣畅淋漓。一句话,让学生在自由而广阔的空间里抒写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思想、抒写自己的灵魂。 二、把学生的生活激情引向写作激情 轻松自在的自主写作无疑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自主写作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有激情、爱作文。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自主就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导致作文教

3、学一无所为。那么,作为教师又如何点燃、呵护学生的写作激情和对作文的热爱呢? 我认为,学生的写作激情首先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写作文,告诉他们写作不是为了考试,而是现代生活的需要。作为未来的公民,写作作为一种技能是每个人所必备的,没有写作技能,就不可能很好地生存。还要明确告诉学生,我们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极为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让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不是为了让他们具备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为了让他们具备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由此可见,一般人要认识文字,

4、练习写作,决不是给自己冠以一个“读书人”抑或“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教师就有责任将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诚然,高中生对生活的激情,可以说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如果能将这激情激活,那么,他们轻松自在的自主写作就一定会快乐的。 三、把作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老先生的话深刻又精辟地道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一生活与写作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告诉我们“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了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传授写

5、作技巧和基本功之后,还要教育学生学会投入生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了解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并在感知感悟的基础上,注意将自己在生活中演绎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加以提炼,进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生活的真实、感情的真挚,再加上厚实的写作基础,扎实的写作功底,过硬的写作技能,才能使写出的文章结构严谨、章法到位、情真意切。由此可见,生活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写作一旦脱离了生活,应付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知道,作文不是技巧的组合,而是心态的自然流露,学写作文首先要学做人,作文即做人,古往今来许多先贤圣哲都如是说。当代的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为样说过“要写严肃认真的文,得做严肃认真的人;要写正直无私的文

6、,得做正直无私的人。”语文教师,只有自己襟怀宽阔,理想远大,诚实善良,乐于助人,教出的学生才能襟怀宽阔,理想远大,诚实善良,乐于助人。所以,在中学阶段,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塑造学生的人格,让他们每个都具备宽容、大气、自信、谦虚、坦诚、勤奋、顽强、好学的优良品格。因为学生的大气,他的作品应付呈现大气,学生的宽容,他的笔下就会呈现宽容。 四、让阅教学为写作指导产生积极意义 1.强调阅读的目的性。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本,积累大量的思想素材,为学生思维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体上的独创性提供范本,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可示范性”认知。通过对学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抽

7、象思维和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进行强有力的训练,进而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决学生不明白“写什么”和不知道“怎么写”的问题。 2.强化文本意识,强化表达意识。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熟知各种文体的特点,这有助于在写作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训练各种文体的写法,进而提高写作水平。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写作的训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训练的。” 3.强化文本的可示范性。我们可以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文本提供多样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样板,这样就能大大改善学生写作语言平板、文章结构单一的现状,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闭门造车,写出的文章既无章法,又无文采的现象。 4.强调阅读的广泛性。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广泛地阅读课外的书籍和报纸。可以采用教师向推荐课外读本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学生间的课外书籍和报刊互相交流的形式,大力开展课外读书日活动,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写作素材得以大量积累。这样也能为提高写作水平和提高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编 张景贤)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