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2448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方式单一,机械灌输、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成了主要教学方式,削弱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发展。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通过搜集处理信息、交流表达、质疑批判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谓探究式学习是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留有让学生发现、质疑、探究、讨论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高中生物课程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1

2、.有利于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权威、知识的传输者,不再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强加于学生之上,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要引导学生感知、观察、发现、思考、分析、讨论等,通过活动,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法。 2.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客体,被动接受,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探究式教学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诸多弊端,学生通过发现、提问、假设、实验等过程得出结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情感得到体验,能力得到发展。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究实践,使他们的认知

3、能力、协作能力、交往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4.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传统的生物教学困囿了书本,学生受条条框框的约束,亦步亦趋地跟从教师的思维。而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不唯师、不唯书,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和批判,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途径 1.实验操作探究。生物学与其它自然学科一样,离不开观察和实验活动。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实施实验,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科学实验的态度。如在“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中,教者先引导学生

4、写出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图,果酒制作经过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等步骤,果酒再用醋酸发酵就成了果醋。接着让学生安装好实验装置,教师将自制的葡萄酒和醋曲分给每一组,让他们完成果醋的制作实验,并做好材料的选择处理、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控制好发酵条件等,最后闻、尝果酒和果醋,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比较发酵前后PH值的变化。学生通过发现、探究、操作等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激发热情,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2.收集资料探究。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光掌握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图书室、网络机房,通过查阅资料、网上搜索等手段掌握收集资料、筛选信息、处理信息,学会利用

5、信息,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如在“生态工程”教学中,教者提出“自然系统是综合生态学、经济学、工程学等学科知识交叉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能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的话题,引导学生搜索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系统、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城市环境生态工程的案例,综合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工程学等知识提出有效解决对策。 3.自制模型探究。由于高中生物知识比较抽象,而学生基础又薄弱,导致一些概念、定义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借助直观化的模型进行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抽象枯燥的探究变得富有趣味。如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生

6、物膜模型,有的同学用矿泉水瓶盖、泡沫塑料、小刀、牙签、铁丝等制作,有的同学用塑料袋、报纸、普通布和弹力布制作。在自制模型过程中,学生自主动手,通力协作,实现了知识体系的建构,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快乐,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三、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未见意趣,必不乐学。”面对沉重的学业负担,学生渐生厌学情绪,哪有兴趣可言。教师要帮助学生摆脱“书山题海”的困境,用幽默的语言、富有趣味性的内容吸引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疑点、困惑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让他们顺利解决问题,使他们保持探究的积极性。 2.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通

7、过讲故事、提问、多媒体呈现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制造矛盾,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产生探究的欲望。如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教学中,教者运用课件展示番茄-马铃薯图片,学生纷纷感到惊奇“是如何培育出来的?”产生探究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欲望。 3.掌握探究方法。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运用网络查阅资料,学会搜集、整理资料,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要让学生通过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的探究活动的一般流程,掌握操作技能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4.鼓励合作交流。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有差异,所以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小组合作能促进学生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沟通,从而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使他们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 总之,高中生物教师要抓住新课改的契机,引入探究式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完善知识网络,从而有效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江苏省滨海中等专业学校)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