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调查分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2576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调查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调查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调查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调查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调查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调查分析 采用EOM-EIS-2中文版调查广州某高中高一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结果显示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呈现出自我同一性处于起步阶段,同一性延缓和扩散状态较多,同一性获得状态较少的特点。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在意识扩散和意识获得维度、人际早闭和人际获得维度、总体早闭和总体获得维度均存在性别差异,且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处于同一性扩散状态的人数比例,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处于同一性延缓状态的人数比例,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同一性之父”埃里克森(E.H.Erikson)依据发展心理学和发展社会学原理对“自我”进行整合分析,提出了自我同一性概念。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个体

2、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以及为他人所知觉到的个体自身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1 高中生处于青年期中期,是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的他们正经历着生理、认知、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并要面对和处理由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矛盾、问题或压力等。如果能适应这些变化,并在面对和处理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话,就能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反之则可能会使自我同一性出现危机。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如果出现危机,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发展。本研究试图通过对高中生的自我同一性进行调查,了解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的状态特点,为

3、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广州某高中高一级全体学生共1050人,有效被试982人。其中男生533人,占54.28%,女生449人,占45.72%。 (二)方法 1. 工具 采用王树青等翻译修订的EOM-EIS-2中文版。问卷包括四个分量表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和同一性扩散,每一分量表又包括意识形态领域和人际关系领域的两个子量表,共8个子量表,每一子量表有 8 个项目,共 64个项目,每个项目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均为6点计分。问卷项目涉及的意识形态和人际关系两大内容中,各包括4个小领域,意识形态领域包括政治、职业、宗教和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领域

4、包括性别角色、友谊、娱乐和约会。总体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650.84 之间,再测信度在0.560.64 之间,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 2.施测 以班级为单位,由两位心理老师主持,利用心理健康课施测。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 二、结果 (一)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分布情况 根据被试在四种状态下的得分情况,Bennion & Adams(1986)制定了划分个体所处的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标准,以每种同一性状态分量表的平均数以上一个标准差处为“划分点”(M+SD),应用三条规则划分个体所处的同一性状态若个体在某一分量表上得分高于划分点,

5、而在其余分量表上得分均低于划分点,则个体就属于某种纯粹的同一性状态;若个体在4个同一性状态分量表上的得分均低于划分点,则个体就处于未分化的延缓状态;若个体在一个以上分量表的得分均高于相应划分点,则个体处于转变状态。其中,由低到高转变状态的个体可归属于较低的同一性状态,如扩散早闭的状态可归为扩散状态。而未分化的延缓状态和纯粹的延缓状态的个体在各方面表现上非常相似,都归属于延缓状态。3但Jones等人(1994)认为Bennion &Adams(1986)的划分标准(M+SD)导致一半的被试处于未分化状态,为使被试分布更均匀一些,应将划分点定为(M+SD/2)。4本研究采用平均数以上半个标准差(M

6、+SD/2)为划分点,算出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各个状态上的人数,见表1。 从上表可知,整体而言,处于延缓状态的人数(394人,占40.13%)最多,其次是扩散状态(318人,占32.38%),最少的是获得状态(105人,占10.69%);男生处于扩散状态的人数(188人,占35.27%)最多;女生处于延缓状态的人数(209人,占46.55%)最多。 (二)高中男生和女生自我同一性的比较 从表2可知,男生和女生的自我同一性存在一定差异,具体体现在在意识形态领域,男女生在意识扩散和意识获得维度上差异显著;在人际关系领域,男女生在人际早闭和人际获得维度差异非常显著;在总体分量表,男女生在总体早闭和总体获

7、得维度上差异显著。 (三)高中男生和女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分布的比较 为考察处于同一性状态上的人数分布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对四种状态分别进行2(是否处于某种状态)2(性别)的独立性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见表1和图1),男生处于同一性扩散状态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女生(2=14.22,df=1,p=0.00 由于高中生正处在学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学习好,一切都好”的单维评价下,他们对自我的探索、内心的冲突体验得不到重视和认可,“自我同一性感觉”被忽略和否认了。但重点高中的学生一般都有着比同龄人更强的思考能力,当他们尝试着探索人生与自我的时候,外界却没有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支持,由此产生的理想不确定感与现实无助感之间的落差,让他们体验着比其他同龄学生更多的内心冲突和矛盾。同时学校和家长有意为孩子创造较为顺利单纯的生活环境,屏蔽了孩子对自我的确认和体验,当“危机”来临时,学生由于缺乏应对经验,只能依赖权威人物帮助其解决,从而无法对完整的自我进行确认和整合。综上所述,这些因素使得重点高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同一性延缓和扩散状态的较多,同一性获得状态的较少。 (二)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的性别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的自我同一性存在显著差异在意识形态领域,男女生在意识扩散(t=2.15,p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