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德育因素挖掘探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2605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德育因素挖掘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德育因素挖掘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德育因素挖掘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德育因素挖掘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德育因素挖掘探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德育因素挖掘探究 【内容】文章是2018年辽宁省一般课题“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德育因素挖掘研究”中期研究报告的概括,包括现状、问题的原因、探究方法三部分,主要描述了用数据反映教师对美术作品中德育因素和鉴赏教学中德育目标的态度、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对教学有益。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教学的必修模块,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高一层次的拓展与延伸。该课程内容是由基础美术理论、美术鉴赏知识和古今中外经典、优秀的美术作品组成,其教育目标包括美术鉴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为双基)、审美、德育。而在实际鉴赏教学中,更多达到或接近达到的是双基、审美

2、目标,被忽略的是德育目标,其根本原因是不能挖掘作品中的德育因素;美术作品中的德育因素可归纳为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纪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这些因素较常见于历史和战争题材的美术作品;如将其挖掘,并结合双基和审美教育因素,必将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目标越来越近。 针对这一研究,我们用问卷调查、现场听课方式,对大连市当前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进行了分析,寻找出阻碍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德育因素挖掘的原因,进而提出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德育因素挖掘研究的方法。 一、现状

3、课题组选取了大连市24所公办高中、7所民办高中的美术鉴赏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样本是执教“高中美术鉴赏”的美术教师,教龄分别为5年以下、6至10年、11至15年、16年以上的美术教师的课堂,样本学校包括大连市内四区(大连中山、西岗、沙河口、甘井子)、南三区(金州新区、旅顺口、保税区)、北三市(普兰店、瓦房店、庄河)的学校,所处地域有市中心、城乡结合部、偏远农村。因此,问卷选取的样本有一定的代表性。课题组发放问卷92份,回收90份,回收率97.83%,其中有效问卷85份,有效率为94.44%。问卷从高中美术教师“对美术作品三大功能,特别是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对三维目标与德育因素之间关系的理解”“美术

4、作品是否都存在着德育因素”及“通过怎样的渠道讲授作品的德育因素”四个维度,调查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基本现状。 问卷包括四大问题(一)对美术作品三大功能,特别是对教育功能的认识;(二)对三维目标与德育因素之间关系的理解;(三)美术作品是否都存在着德育因素;(四)教学中通过怎样的途径分析作品的德育因素。每个大问题又包括多个小问题,问题设置具体、实用,贴近一线课堂。文章选取“美术作品是否都存在着德育因素”问卷数据,透过数据看到鉴赏教学的现状、问题存在的原因,如在问及“美术作品中是否都有德育因素”问题时,选择A项“美术作品都存在德育因素”的占5.9%,选择B项“有的作品有,有的作品没有”的占35.3%

5、;选择C项“要看具体的作品才能知道是否有德育因素”的占57.1%;选择D项“说不清楚”的占1.7%,上述数据表明教师对该问题的态度是辩证而客观的,这是探究如何挖掘美术作品德育因素的前提。 对“如果按照人物、动物、风景、静物题材划分美术作品,你认为哪种题材的作品更具有德育因素”,选择A项“四种题材的作品都有德育因素”的占14.1%;选择B项“人物、风景题材的作品具有德育因素”的占38.8%;选择C项“人物、动物题材的作品具有德育因素”的占20.5%;选择D项“动物和风景题材的作品具有德育因素”的占6.8%;选择E项“风景和静物题材的作品具有德育因素”的占5.4%;选择F项“只有人物题材的作品才具

6、有德育因素”的占11.1%;选择G项“说不清楚”的占3.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人物、风景题材具有德育因素”的选择数字位居榜首,而14.1%认为“四个题材的作品都具有德育因素”,单纯地认为“只有一种题材的美术作品具有德育因素”的只占少数,反映出广大教师对美术作品的态度逐渐趋于全面、客观、科学。 二、问题存在的根源 (一)备课简单应付 1.主要表现在网络下载资料代替了对美术作品内容与形式及美术发展趋势的研究,导致备课中知识缺少含金量、作品图片陈旧、信息量匮乏。 2.表现为不研究学生的需求,多年不修改教案,不增添新的作品图片,用一个课件应付相同、相似课程内容的教学,鉴赏教学不再吸引学生,

7、因为下载的资料学生也能轻松找到。 (二)授课内容有偏颇、授课方法流于形式,导致目标达成失衡 1.授课内容偏颇。教师对某种作品题材的喜欢,对某种艺术风格的排斥,对某个艺术家的热爱都会使鉴赏内容偏颇,就无法引领学生分析作品的思想性和德育因素。 2.鉴赏教学方法简单或流于形式。无论什么内容都以讲授美术史、美术家传记、故事、趣闻轶事替代作品赏析活动。 3.重技能、偏审美,导致目标达成的失衡。教学中双基目标、审美目标的设计和实施都能到位,却忽略了德育目标设计和实施。 三、探究挖掘美术作品德育因素的方法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探究“挖掘美术作品德育因素的方法”,包括“按照作品内容挖掘德育因素”“按照作品类型挖

8、掘德育因素”“从同一个美术家创作的不同作品中寻找德育因素”的方法。 (一)按照作品内容挖掘德育因素 1.按照作品题材挖掘德育因素 题材是美术家根据生活感受与体验而选定作品内容的基本材料,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这里单指具象美术。生活即题材,在美术创作中,可以概括为城市、工业、农村、历史、战争、校园等题材,但美术作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同时,又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象化、视觉化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什么题材的美术作品,都与上层建筑领域其他的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领域必然要对艺术创作反映出的道德规范、政治思想产生一定的作用。因此,美术作品对世界观的形成、道德规范的强化、政治立场的

9、确定都有直接的作用,而这个作用又是通过作品的不同题材表现的。 2.按照作品主题思想挖掘德育因素 作品主题是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和主导倾向,是作品内容的核心,这里还指具象美术作品,它是美术家对所表现的生活内容的体验与认识、理解与评价,具体说,就是情感和思想。如罗丹的加莱义民是历史题材的雕塑作品,取材于14世纪英法战争中法国加莱市的6位义民为全城免遭涂炭,挺身而出、甘愿牺牲的事件。罗丹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作品主题思想明确了挺身而出、甘愿牺牲自我反映了罗丹的政治立场。因此,作品的主题性往往是美术家个人立场和价值观的反映。 (二)按照作品类型挖掘美术作品的德育因素 1.平面类

10、美术作品德育因素的挖掘 平面类的美术作品主要指绘画和平面设计等。绘画虽然不是美术的唯一形式,却是核心形式。平面设计主要包括海报、标志等。在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该艺术形式引发学生分析主题思想,如公益海报中的德育因素,帮助学生分析绘画作品的主题思想,寻找德育因素。 2.立体类美术作品德育因素的挖掘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立体类作品主要是雕塑、建筑和园林及立体设计,而突出反映德育因素的一般是具象风格雕塑作品,建筑、园林艺术作品也含有德育因素,但要联系当时、当地的历史、人文、地理、风俗等因素,如中国园林艺术追求自然、和谐的建造理念。为此,教师应深入分析作品内涵,寻找作品表现的主题思想、情感和美术家的

11、价值取向及德育因素。 (三)同一个美术家不同美术作品德育因素的挖掘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将同一个美术家在不同时代创作不同的美术作品为鉴赏内容,一般都是知名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其共同特点是创作精力旺盛、作品数量多、作品风格突出。面对这样的课程内容,教师应将不同美术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做比照、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评价其中的“同”与“不同”,寻找德育因素,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同一个美术家不同作品的比较挖掘法”对教师的教学将大有帮助,对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与时代的关系、美术作品是怎样表达美术家政治立场更有指导作用。 总之,教师对美术作品中德育因素的挖掘既不能忽略,也不能牵强,只有认真学习教材、深入分析美术作品,作品中的德育因素才能被挖掘,德育目标才能与双基、审美目标共同达成。如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大根所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道德品质、合作精神、爱国主义思想同时受到熏陶并发生变化。教师应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将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教学过程的教育功能,给学生的思想和道德以有益的影响。” 注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20188. 王大根.美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2018122. 大连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贺秀梅)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