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3299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计算机公共课程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它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该课程进行改革的几点建议。 University Public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Reform Thinking Ben Liming,Shi Meifa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215500,China) Abstrac

2、tComputer public course is teaching indispensable basic content,in which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computer skills and knowledge is very important meaning,this paper on the public computer courses teaching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this curriculum reform suggestions. KeywordsCo

3、mputer public courses;Teaching;Reform 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地位日益重要,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和赖以生存的基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热练掌握计算机和应用计算机已经成为衡量其知识能力的重要标准。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索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如何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的问题。 一、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多数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中的计算机教

4、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已把该课程作为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来抓,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成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为了督促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许多学校制定了学生必须通过国家或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比如大一新生要求通过计算机一级,侧重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本科生毕业前要通过计算机二级,侧重于程序设计基础(理工类Visual Basic,文科类Visual FoxPro等)编程能力的培养。并且拨出专款用于购置相当数量的计算机设备,扩建机房,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增加学时,使公共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一)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目的不明确 学生对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认识比较盲目,重

5、视程度不够,虽然花费的时间不少,但大多数时间是用在上网或打游戏。网络对学生的诱惑非常大,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够,往往会不自觉地倾向于热衷“负”面的东西,如果不好好引导和控制,不利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推进。另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虽然明确,却走入误区,一味地以过级为终极目标。为了顺利拿到学位证,把很多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如考试技巧、大量试题练习等,这样,致使好多学生毕业了都不知适如何使用已学的计算机知识来辅助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有很多学生毕业了还得花很大力气通过各种渠道重新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学生学习起点参差不齐 目前各地中小学普遍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入学时已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6、,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又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但由于各地区计算机教育水平的差异,加上由于计算机课程为非高考科目,一些学校对计算机教学不够重视,流于形式,这使得学生的学习起点参差不齐、学习基础差异明显,给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教学内容过于系统,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由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是为了将计算机作为工具来使用,他们所需掌握的只是计算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目前教学使用的教材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过于完整和系统,从二进制的转换、操作系统发展到网络体系结构面面俱到,使理论授课内容非常庞杂,难以突出重点。另外,在授课的安排上,因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内容

7、不是面向应用的,而是一大堆的概念和术语,使学生原本认为非常有趣的事变得十分枯燥乏味,影响了学生应有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模式单一 计算机是当今发展变化最快的学科。大学信息技术虽然是基础课程,但其涵盖的知识点很多,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这就使该课程面临着丰富的课程内容与有限的学时之间的矛盾。目前在高校中,大学信息技术大都采用多媒体理论授课和机房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还是处在“演示”阶段,并没有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的模式化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学生只能在教师思路的引导下思考,无法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改革措施

8、(一)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找准学习方向 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目的茫然、不明确;另一部分学生误以为计算机的学习就是编程;还有一部分学生目标虽然明确,但走入误区过级、多拿点证书。教师在这方而应该作好正确的引导,要强调编程不是唯一技能,过级也不是最终目标,等级考试可以当作是学好计算机的动力,绝非终级目的,在准备等级考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建议学生制定计算机学习计划,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 计算机的知识领域很广,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爱好、个性,引导学生为自己感兴趣、适合自己的方向作准备。例如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可建议学习PhotoShop, CorelDraw等

9、;对网站开发感兴趣的学生,可建议学习Dream weaver,F lash,Asp等软件,充分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大学阶段的后期学习有指导意义。 (二)进行分级教学 为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新生一入校就尽快进行计算机水平摸底考试,设计一些基础理论和操作题,根据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成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每个级别使用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进度,因“人”施教,考试结果达到合格成绩的学生可允许免修本门课程,提前结束该课程的学习,并取得本课程相应的学分。对合格分数以下的同学,根据考试成绩分为初级班和中级班,对于进入中级班学习的学生,一方面缩短上课学时,另一方面多提供上机操作和上网学习的环境

10、,使这些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初级班学生,加大学习内容的辅导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尽可能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针对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开展因材施教。 当学生完成第一阶段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后,进入第二阶段程序设计基础的学习。很多学校根据专业进行划分,要求理科学生学习Visual Basic,文科学生学习Visual FoxPro,并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获得相当的计算机二级证书。但许多学校在招生过程中有一些专业是文理兼收的,所以在同一个班级里既有文科学生,又有理科学生。因此不能简单地按专业来要求学生学习Visual Basic或Visual Fox

11、Pro,而是应该按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兴趣来决定每个学生学习的课程,这样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 (三)更新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知识的结合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计算机课程只是一门工具课,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目的是学会使用这种工具并为专业服务,因此教师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应用上。要精讲多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上机操作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撑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和编程手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能力。到二、三年级根据各专业特点开设相应的计算机课程,比如会计电算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12、设计不同的课程案例,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体验和领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新的空间和条件。到了高年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和兴趣选修几门计算机课程。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并且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能使计算机学习不断线。 (四)网络教学,建立现代化教学平台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建立以校园网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起校园网,可以建立网络教学环境,为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同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与学的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组织、运用网上的计算机教育资源,达

13、到每个人不同的学习目标,具有随时性、自主性、探究性的特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之间计算机水平差异性的问题。通过E-Mail、QQ、Black Board等工具进行交互,利用教师的空闲时间进行网上指导,增加了网络教学的交互性,提高了网络教学的影响力。同时,由于网络本身的特性又使交互网络学习模式具有很大的共享性、时效性等优点。我校的Black Board网络平台,学生通过网络注册,可以随时在网上学习所注册的课程,网络上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多样,使难点、重点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遇到问题可以通过论坛、讨论版等方式与教师互动,还可以随时进行测试,以便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 三、结束语 21世纪,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发展和创新的机遇。计算机基础教学知识面广,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迎新能力,以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