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听力应对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4380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英语听力应对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英语听力应对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英语听力应对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英语听力应对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英语听力应对策略.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英语听力应对策略 对于部分高考考生而言,听力一直是个老大难,特别是江苏省2018年英语高考,考后学生对听力部分的反映尤为强烈。分析题型可以看出其组成主要包括细节理解题(1,2,9,10,13,14,15,17题);主旨大意题(16题);数字题(3题);推断题(4,5, 6,7,8,11,12,18,19,20题)。 同时听力难度有所增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语速稍微加快,尤其是短对话部分的后两题学生普遍反映偏难。第3小题“At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这是一道数字题,可是我们可以从题干发现,这是一道两人讨论见面时间题,通常正确选项必定是

2、商定结果,肯定是在最后出现。然后听清题干中三个数字“twenty to five, twenty past five, ten past”,就可以很快辨清答案。第4小题“What will the man do?”。有的同学听到最后的“I should have everything sorted out by then.”,就选了C项“sort things out”,没有看清题目问的是“the man”,而干扰项的回答是来自于“the woman”。 通过以上对于高考英语听力试题分析,笔者发现影响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 1. 语音因素对语音方面的特点、规律掌握不好。 在英语连贯的发音过程中,往

3、往由于弱读、同化、连读、音素省略和爆破音的关系,会发生音变,从而使学生在听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讲话或录音时感到困难。 2. 语法因素语法方面存在不足。 3. 词汇不足,对习惯用语和固定用法掌握不牢。 英语听力对词汇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单词、词组和习语。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是获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必备条件,是语言信息传递的载体。一个学生的听、说、读、写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必须拥有相应数量的必备词汇。在口语和写作中,学生在用词上可以用学过的、熟悉的词汇代替生疏的词汇,但是在听力训练中,无法进行这样的词汇选择。由于听力词汇的不可选择性,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所学词汇。如果词

4、汇掌握差,就会导致无法进行信息处理,因此学生就会无所适从,无法达到听力理解的目的。 4. 文化因素 英语听力选材的多元化涉及到英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日聚会、超市购物、外出旅游、旅馆住宿、餐饮嗜好、医院就诊、机场迎送、营养健身、接听电话、银行取款、时事探讨等。每个话题都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因而,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生活习俗、重要节日、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等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二、 解决途径 一方面更新观念从基本抓起加大听力训练力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听、说、读、写既是英语教学目的,又是英语教学的手段,四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5、,不可分割。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既要听、说、读、写并进,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又要听力先行,培养学生听取整个词组、句子、语段即获取信息的能力。课本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是提高听力的源泉,上好每一节英语课将为提高高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听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单词和短语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听力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坚持用英语授课,尽可能让学生多听英语,感受语言信息的刺激。寓听力教学于说、读、写之中,教材每个单元的内容即是很好的听力材料,同时教材每个单元还设有专项听力训练。坚持进行听写训练是提高英语听力十分有效的方法。听写训练采取的步骤应该由易到难。首先听写单词,其次听写短语,

6、再次听写句子,最后听写短文。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坚持下去,成绩自然会提高。 另一方面加强听力应试策略指导,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要保持良好心态,学会善于预览,做到有的放矢。沉着、冷静的心态是听力成功的重要保证。高考听力语速较快,个别地方没有听懂是很正常的事,千万不可让自己的思维停留在有疑点处而耽误了后面的内容,而应根据所给信息从上下文判断正确选项。高考听力的测试题一般都是按照听力材料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而设置的,通过浏览选项可以大致预测材料内容,缩小注意的范围,从而提高听的质量。然后在听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预测。 二、 理解对话的主旨大意。 常见的提问形式有What are they talki

7、ng about?/What are the man and the woman talking about? / What does the passage talk about?等等。对于此类题若是对话,则要把对话双方联系起来考虑。一般来说对话类材料的基本编排模式是前者提出话题,后者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很多对话类试题都是针对第二个人的话语而设置的。考生应重点听第二个人的说话内容。 三、 推断对话发生的背景、地点及对话者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提问方式有Where is.?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 Where are

8、the two speakers now? /Where is the man going? 和 Whats the man (woman)? / Whats the mans (womans) occupation? /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 Who is .?等等。对于此类问题要求考生根据谈话内容来揣摩、推断谈话发生的场所或抓住暗示人物身份与关系的词语等,据此做出正确的判断。听的时候,应随时记下相关的重要信息,如时间、数字、方向等。记录时一定要快,可使用符号、缩写等。听后检查听第二遍录音时应重

9、点听第一遍没有听清或没有理解的地方,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推断仍未解决的问题。 四、 理解领会对话的观点、态度及意图。 常用的提问方式有What does the man (woman) think of .? / How does the man (woman) feel about.?等等。听这类试题我们首先要判断两个人的态度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我们要分清每个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千万不能够混淆。另外说话人的态度是通过语气、语调等的变化体现出来的。因此,听的时候要做到理解领会对话的观点、态度及意图。要善于捕捉弦外之音,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说话人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所以一定要注意说话者

10、的语气、重音、语调、语速的突然变化及重复的地方,这对做题很有帮助。 五、 整体大于局部,相信第一感觉。 高考听力考查考生理解口头英语的能力,近几年的试题更倾向于对深层含义的考查。所以不可听到与选项有关的片言碎语就匆忙下结论,而应在整体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答案。考生遇到听不懂的地方时经常对自己的选择犹豫不决,觉得似是而非,并随后反复更改答案,甚至影响做后面的题。正确的做法是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因为当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更何况录音过后,所听材料已是时过境迁,大脑中仅有一个模糊印象,毫无准确性可言。 六、 加强学生听力应试的心理指导。 扎实的听力基本功是听力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的前提条件,而良好的应

11、试心理是正常发挥听力水平的有力保证。教师要指导学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克服临场考试着急心慌等问题。在听力测试中,常见考生出现如下两种情况一是惊慌。很多学生一到听录音就显得焦急,认为自己老是听不好。其结果是心越急,大脑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就越低,有的学生甚至听到最后大脑还是一片空白。二是停滞。有的学生一听到不熟悉的单词便会停下来长时间思考该单词的意思,结果耽误了其余部分的内容。这是在听力过程中常出现的两大障碍。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扫除这两大障碍。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坚信自己能听懂。其次,在听到不懂的单词时不要停下来,要继续听下去,或许后文会有提示。遇到一两个生词不必过于介意,只要能抓住关键信息词和信息句,便可得出答案。听力测试时一定要聚精会神,千万不要忧心忡忡、顾虑重重,这样势必影响自己能力的正常发挥。 当然提高听力水平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涉及了诸多因素,同时更需要师生的有效配合。只要在思想上重视,培养学生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平时加强日常训练,学生应对高考听力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