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探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4528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探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探析 高职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已经是高职院校值得思考的问题。以大学生就业形势为切入点,结合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培养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案。 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 一、引言 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018年114万增长至727万,较去年2018年增长28万。高校毕业生自2018年以来一直持续增长,增长幅度远大于岗位需求增长量,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当今社会热门话题。 在高校大学生培养中,本科院校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无论在学历层次、专业知识都优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虽然高职院校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

2、培养,在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上高职学生与本科院校大学生相比相对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总体而言,面临岗位供不应求这样的大局面,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岗位竞争中竞争力较弱,因此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一个值得高职院校思考的问题。 二、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异常巨大,面临着就业难的考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热点话题。同时也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201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量为699万,被称为“世上最难就业季”,而2018年大学毕业生已达到727万,总数再创高峰。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18年我国大学毕

3、业生超过1000万人,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三、影响高职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岗位竞聘中,能够做到合理科学的就业定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通过公平竞争方式得到适合自身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岗位的能力。 1、毕业院校层面 高等教育在大众化的前提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竞聘岗位时相比本科院校学生占劣势地位,学历层次较低,知识层次面窄。但高职院校学生操作能力强,胜任一线的操作工作。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体现在四大结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工作精神和身心素质,这四个层面也是在院校就读期间应注重培养的层面。

4、2、毕业生本身层面 (1)人际沟通能力。是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能力,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因。其中,恰如其分和沟通效益是人们判断沟通能力的基本尺度。在2018年大学生职业发展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在沟通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是不愿意沟通、不善于沟通、不利于沟通。 (2)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可以体现大学生在就业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据调查统计,在职业核心技能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看中的四大能力之一(沟通表达、外语、信息处理、分析和解决问题)。 3、社会和家庭层面 许多好多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会受到家庭影响,在择业时会倾向于家人

5、从事的职业。同时也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上热门的行业会受到大学毕业生的青睐。 四、培养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案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高职大学生从入校的一刻起就要有种就业观念,时刻有种就业危机感,就要开始角色转换。在校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本文从以下方面提出提高高职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案。 1、学校制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要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在学生入学起,就制定好人才培养计划,保持与岗位的与时俱进衔接,要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岗位人才需求,在课程建设中要结合实际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及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高职院校学生在适应一线岗位上

6、占有相对的优势,就要以此优势着手,把我发挥操作训练,使得大学生在就业竞聘时能在操作技能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学校要深化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可以定向培养学生,提高学校毕业生专业技能和就业率。 2、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着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人际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正确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兼职来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在上述活动中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加强与教师、同学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技能,为职业生涯目标奠定基础。在日常课堂上,教师做出正确导向可以引导学生去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应认识到大学

7、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吸收以往的注重知识教学中的经验,并以此为基础把学生能力培养方向导向“多元化”。辅导员以及思政工作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工作观和恋爱观,要正确引导学生辨识那些事正确的价值观,那些值得去确立和培养。 3、高职大学生要调整心态,把握机遇 高职大学生在就业时要走出五大误区非白领不做、非本专业不看、非高新不瞧、非大型企业不去、非大城市不去。大学生应在毕业季用心去关注招聘信息和了解招聘单位发展情况,不要刻意去关注单位地理位置,而是要看自己在该单位是否有发挥空间,提供的岗位是否感兴趣,能否胜任提供的岗位工作。当工作机会来临要把握好机会,而不是处于一种观望状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够在竞聘岗位中脱颖而出。 总之,只有院校和大学生自身不断地作出努力,在各个层面上关注影响改竞争力的因素,并做出适当的培养调整,才能够让在学历上不占优势的高职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