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中传统文化的传承.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4618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试题中传统文化的传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试题中传统文化的传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试题中传统文化的传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试题中传统文化的传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试题中传统文化的传承.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试题中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继承和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 在当今经济大潮的席卷下,有些美德已经渐行渐远,而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中坚,所以高考语文试题的可贵正在于其力图改变现实的坚持。它不只注重考查结果,更重视“敦促”的过程,不仅习得语言,更重在字里行间传递的文明,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心灵,它把学生指向更宏大的文化背景,激发心灵的灵动,温润人文的情怀。下面我仅从文言阅读和实用类文本中阅读窥探一二。 一、文言文中的文化传承 文言阅读是古典文学中的精粹,记载着历朝历代圣哲先贤的事迹,他们或

2、事亲至孝,或兼爱他人,或清廉刚介,于无声中润物,让我们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诲。晋书?嵇绍传中,嵇绍在动荡不安的政局混乱不堪的朝政下,仍能尽职尽责,不阿附权贵,不媚众取宠,在叛贼围攻皇帝时为保护帝王而死,“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还有宋史?朱昭传花云传何灌传,朱昭面对夏人的大举进犯,在明知结局的情形下依旧誓死抵抗战死沙场;同样,花云为明太祖立下汗马功劳,在与陈友谅的交战中奋勇杀敌力战至死;何灌亦如此,面对咄咄逼人的辽使,他不卑不亢,以高超的技艺震慑敌手,而在金军南下宋军全线溃退,金兵直逼京师,他战死阵前。 这些文臣、武将忠君爱国,在很多人以识时务者为俊杰作为苟且偷生的借口时,为国为君为民是他们唯

3、一的选择,马革裹尸、青山埋骨成为忠臣志士唯一的追求。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影响,他们会明白忠君爱国不是愚钝,也不是口号,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去做的。在出国热、移民潮的今天,无疑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在12年课标卷中萧燧又给学生带来了不同的影响。萧燧,宋朝人,才华出众,本可前途无量,然秦桧当权,想让他秋闱舞弊替儿子打开方便之门,面对权势滔天的宰相,萧燧断然拒绝,丝毫不为所动。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仁政爱民施惠百姓。国家不仅需要有安邦定国的武将,亦要有济世安民的文臣,不屈从权势,能直言进谏,能把百姓放在心上。萧燧给百姓带来的不仅有做人的品行,也有做事的准则做人则坦荡无私、刚正不阿,做事则尽心尽力,为官则

4、泽被百姓。 煌煌二十四史留给我们的不只是详实的史实、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更是先贤的光辉成就和高尚德行。 二、实用类阅读中的传承 带给学生良好教化的不只有圣贤,还有现当代那些前辈,他们或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或躬耕田亩、为民谋福,或寄情山水师法自然 寻找教育的曙光记录了中国教育的先驱陶行知先生以一种永不满足、永远探索的生命力开拓中国教育这块沃土的事迹。陶行知践行“学博为师,德高为范”的最高教师标准,在他的引导下,聚集了大批热血青年,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乡村教育实验热潮,演绎了一段教育史上的佳话。杂交水稻之父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为全世界人谋福利却自甘贫苦的伟大科学家。他的科技成就使每年增产的粮食为世界解

5、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国际声誉日隆的袁隆平依然风趣、幽默、像个农民一样朴实。在画之大者黄宾虹传中,让我们又认识了一位艺术界的大家,人生路上的先行者黄宾虹,与齐白石齐名的黄宾虹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家,他的绘画艺术与选文题目一样“下笔不觉师造化”,艺术成就不可估量。可做人却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一生力避卖画,过着清寂的生活。 三、结语 通过一纸高考试卷,可以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从未断绝,它一直在以一种“润物无声”的姿态滋润着我们的莘莘学子。无论是文言文中的历代先贤还是实用类文本中的近现代名家大家,都在用他们身上最传统最强大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我们。 现代教育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可是通过这一纸试卷我们发现传统文化从未远离。身为一线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整理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 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