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堂活力的激发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4942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英语课堂活力的激发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职英语课堂活力的激发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职英语课堂活力的激发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英语课堂活力的激发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英语课堂活力的激发策略.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职英语课堂活力的激发策略 高职院校的教学应顺应社会需求,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但大学英语课堂在整体上仍受制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讲解有余,活力欠奉,与实际生活和应用脱节。从学习动机和建构主义理论入手,探究课堂活力的激发之道。 随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越走越宽,高职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越来越多地考虑行业的需要。高职教育志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强调教学贴近实践,贴近行业,以缩短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距离。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如何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培养涉外交际活动能力的语言应用能力,是高职英语课堂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影响课堂教学的负

2、面因素 (一)学生学习英语的消极心理 高职生入学时英语基础普遍较弱,以往的英语学习经历带来的挫败感,使自我评价水平低,甚至怀疑自身的学习能力。一部分学生表现为,课堂发言格外紧张,怕犯错,不敢开口;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低落,缺乏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表现淡漠。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低着头,坐在不容易被人注意的角落,不同程度地依赖读写作业带来的安全感。 (二)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单向的知识积累,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教师制订周密的备课计划,严格地按步骤授课,学生被动地做笔记。教学脱离真实的环境,疏于培养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缺乏生气和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抑制

3、了学生的思维,他们越来越沉默,不敢或不愿提问。传统英语课堂教学观以强调刺激反应论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学习流程基本上是对外部刺激做出的被动反应,学习者只是知识灌输的对象。 (三)大班化教学的客观局限 高校连年扩招,非英语专业的班级人数众多,很难实现最适合外语教学的小班化教学。教师要使每人开口说英语已属不易,更不用说因材施教了。 (四)重笔试轻口试的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的严重应试导向是由最终的考查方式决定的。学生忙于掌握应对各种应试技巧,而忽视实际的应用能力,导致口语能力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二、激发英语课堂活力的理论依据 (一)学习动机概述 英语学习中,智力水平不是决定因素,学习动机、意志和毅

4、力等非智力因素才更具影响力。文秋芳将学习动机分为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表层动机的动力来自外部,如大多数学生具有“证书动机”,即学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考试,得到证书,很少考虑交际的需要。而深层动机来自于学习者对某一学习内容或任务的浓厚兴趣,不管外部环境如何也不会轻易改变。 (二)建构主义概述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建构主义理论在西方教育领域里彰显出了深远的影响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知识不完全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原有的知识经验

5、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记忆和背诵讲授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倡导由情境、协作、会话组成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情境是基本条件,意义建构是学习目的,师生、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会话则是其核心过程。 三、课堂活力的激发策略 (一)制定目标,调动积极性 学生能够学习,问题是,他们常常缺乏努力的动机。一定的期望值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其内在动机。学生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更容易接受指导,与教师、同学交往更主动,心理潜能会得到高效的发挥。所以,最好在学期初,就给学生定下切实的目标。这种目标激励既要具体,又要具备可

6、行性。例如下发表格,明确本学期需掌握的情境表达,内容纳入期末口语考试的范围,并划分成阶段目标。督促学生相互检查,任务由易到难,逐渐注入成就感。相信学生有学成的潜能,重视他们付出的时间、精力和智慧。目标激励和情感激励能唤起焦虑型学生的自信,兴趣低落者的参与热情,促进表层动机向深层动机转化。 (二)创设情境,激活兴趣点 要使学生有信心说英语,首先要使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氛围有信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意义的建构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在可以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情境下发生,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达成。具启发性的课堂导入不仅能活跃气氛,引发求知欲,更是充实、丰富和改造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起步环节。 根据笔

7、者的实践经验,成功的课堂导入方式有背景知识导入法、图片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提问导入法、时事导入法等。它们往往具备两个特征与生活相关,与学生的专业相关。下面以新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教程听说教程第二册为例讲到Unit2 So Many Countries, So Many Festiv 学生只有充分置身于使用真实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才能学会有效地使用语言。因此,作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桥梁,教学设计应从如何创设有利于促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开始。 (三)倡导互动,打破“一言堂” 大班的客观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教师主宰课堂,学生机械模仿的状况,破坏了教学的生态平衡,不利于双方成长。只有激活

8、其中的交互作用,课堂才有勃勃生机。 要真正激发课堂的活力,必须从思维的深度引发学生的猜测、联想与探索,而分组正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优化配置课堂资源的有效方式,不仅缓解了大班教学的矛盾,也能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合作与自主学习,实现资源共享。尤其对于自信欠缺的学生,与其面对全班,不如让其与身边的人沟通效果会更好。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协作”主要指学习者之间通过语言进行的合作,而“会话”是“协作”过程的重要环节。只有借助学习伙伴,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完成问题的理解和意义的建构。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讨论和交流,交流的形式主要有组内互

9、动、组际互动、师生互动。 1.组内互动 分组以2-4人为宜,双人组活动便于管理和控制,适于进行简单的口语操练,例如情景对话,或对某一段文章相互提问。多人小组更适合需要集思广益的游戏,例如问卷调查,根据同伴的指令画图或者认路。确保活动具有“信息沟”,即同伴掌握着自己不知道的信息,通过提问才能获得。每组选出组长,组长除了保证每个组员开口,还负责总结。如果碰到小组人数为奇数,多出来的同学可负责纠错、记录、查字典。为了避免因熟悉造成的厌倦,教师应不定期地更换同伴,打破依赖性,保持小组的新鲜与活力,把传统的“一言堂”变成人人参与的课堂。 2.组际互动 组际互动的模式通常有以下几种当组内协商完毕,代表面向

10、全班陈述发言,其他组做补充;布置课后思考题,组员分工合作,课上以PPT的形式呈现,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和提问,享受集体创造的快乐,在协作竞争中,发现不足,激发学习热情。 3.师生互动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在说英语的环境,教师有了更多的机会倾听,了解个体状况,给予个别指导,以更有效地组织教学。在开始小组活动前,教师要多做示范,明确活动的要求和目的,必要时与个别学生合作展示流程,若发现学生未掌握所需的语言形式,可重新讲解,避免因指令不清或准备不充分而引起的混乱。 总之,建立有序的组织和明确的规则,同时让学生觉得放松舒适。活动完成后及时评点,认可和重视学生的努力。在群体中找到个体,在个体的自

11、主学习中发挥群体优势,师生双方要交流畅通,分享经验和思考,共同进步。 (四)完善体系,增强主动性 现在的英语教学中,灌输的模式仍占上风,很大程度上是重书面、轻口头表达的考查方式所致。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口语评价体系,单一的测评形式已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只有将口语纳入评价体系,才能促成学生提高应用水平。例如,将连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一方面,记录课堂的口语表现,与平时成绩挂钩,并在期末总评中占相当的权重。持续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量化各项评价标准,尽量使观察所得全面客观。另一方面,在期末考试中增加口试,涵盖学期初的口语话题。甚至可以把平时的小组课题汇

12、集成册,供师生欣赏,这不失为有效的激励方式。考试是教学的向导,机动的考查方式会直接催生灵活的教学手段,带动课堂活力。 四、课堂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的角色 虽然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但教师起着巨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至少需准备一桶水。要利用资源设计互动环节,在讨论中引导协作学习,鼓励自由探索,这个过程其实艰难而复杂,增加了备课量和课堂组织工作通过好的导入环节调动英文表达欲望,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摸索适合个体的学习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还要避免放任自流。以学识和品行吸引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生口语交际提供展示的空间,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

13、验,保持宽容和热切之心,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引,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反馈调整节奏。 (二)提问的艺术 传统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活动大多限于机械的操练,答案受到严格的控制,学习效果不理想。所以,要善于设计启发性的问题,由一般或选择疑问句过渡到开放性问题。问题越难,学生组织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小,可允许学生先与同桌讨论。多提开放性问题,辅以少量的封闭性问题,而提问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思维,并非是得到唯一的答案。对活跃、程度较好的学生提富于挑战性的问题,对于腼腆、学习吃力的学生提难度较低的问题,从大声回答开始,培养自信和胆量。将回答的注意力转移到语言的意义,而不仅是形式,只要不影响交际,不必马上纠正,甚至鼓励犯错,因

14、为错误是语言学习中的正常现象。 (三)学生积极性的培养与激发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被强化了,学生在模仿和替换练习中强记正确的表达,遏制了学生发挥的余地和探究的主动性。笔者以为,开始一堂课时,应利用有效的导入承上启下,创设真实的情境,激活背景知识,为吸纳新知识作好铺垫,再设计一系列互动教学活动,促成“协作”和“会话”。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技巧,在见证和认可学生的点滴成长过程中,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当学生感到自身的存在能对课堂产生一定影响时,就会主动地投入学习,使意义建构有了实现的可能。 五、结语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权,教师的指导地位也不忽视。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丰富知识储备,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探究,通过情境创设、协作会话,强化学生的深层动机,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真正为高职的大学英语课堂学习注入活力,使英语学习成为愉悦之旅。 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