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创新初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4973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教育创新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职教育创新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职教育创新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教育创新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教育创新初探.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职教育创新初探 高职教育创新,就是要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以当今科学的理念改革和发展教育,重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有效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和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职教育创新涉及管理者、教育者和学习者三方面。 高职教育要克服传统教育的负面影响,以科学理念,大胆探索教育创新之路。 一、管理者的创新 教育创新的关键是要健全和完善与现代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体制。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解放思想,优化教育布局,改变过去对宏观管理不够,微观管理过多过细的情况,强化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职能,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全面支持和保证职业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学

2、校应当充分发挥教育创新的导向功能,根据职业市场的要求,调整学校结构,改善和完善学科及专业设置,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实行灵活、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课程结构,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职教学体系。 二、教育者的创新 创新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必然影响着学生创造性的高低。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一)创新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引导和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观念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素质的综合化、人才的个性化、多样化的目标已明确提出,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高职生,教师要有1、不断强化教育改革的机

3、遇意识、发展意识和人才质量的竞争意识,在保留传统教学精髓的基础上树立起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观念;2、改变过去单纯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状况,注重培养学生多种知识的融合能力;3、具备运用现代化手段获取新知识的能力;4、具备把知识转化为现实财富的能力的新教育理念。 (二)创新教学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处于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接受地位,极易导致学生头脑僵化。创新教学过程,就是要变教师为主导,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三)创新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制约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故必须要改革创新,构建以“导学、精讲、勤练、探究、拓展”为

4、核心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首先,要使课堂教学体现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及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教师要创设课堂的自由环境,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拓展创新能力相结合,形成良好的互动空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其次,按照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高职生现状和专业岗位需求,恰当取舍教学内容。注重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衔接;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的学时比例恰当等。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倡“标新立异”。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教法,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体现求新、求异和探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感知水平和

5、学习兴趣。改革的重点之二是学法,让学生认识和掌握自己的认知特点,设计并培养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具备对知识的选择力和创造力。 (四)创新教师队伍建设 做好教师队伍优化工作,增强教师培训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培养教师的探索意识、批判精神和知识更新意识,跨越传统的学科专业界限,将新知识贯通于理论素养、实践技能和教学技术三个层面,不断完善知识机构,提高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具备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学习者的创新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学习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中心环节。学生学习创新是指学生以具有创造个性为核心,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成为创新人才为价值取

6、向。 (一)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新思维 创新精神主要指求异精神。创新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过独立思考而得到新的理解和独到见解的思维过程。传统教学抹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培养非智力因素,开发自身潜能 非智力因素,如情感,动机,兴趣,自信心,自制力等对学习起着促进、维持、强化、引导和调节作用。如果学习动机端正,情感高尚,自信心和自制力强,就能克服困难,勤奋好学,取得良好成绩并从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反之,情感淡漠,毫无兴趣,意志薄弱,自信心和自制力低者,无论智商多高则终将一事无成。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可相互影响,相互补偿。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进入职业学校

7、的学生总体知识水平下降,存在疏于学习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绝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并不低,而是非智力因素严重滞后,求知欲望低、厌学、懒惰。所以,相对而言,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可在教学中创造适宜情景,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改善厌学情绪;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自制力,体验成功喜悦。如能改善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将会促进智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益。 (三)培养自我教育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和自我分析等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则指学生具有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能力。 教师应帮助学生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创新型人才。 (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