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5011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现状以及分析心理问题原因的形成,针对心理有问题学生的情况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帮助,以不断提高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全面发展做好服务。 中国分类号G455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在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上发生的变化,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明显,有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的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比例不断攀升,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健康的心理是人们从事一切事物的根本基础,是一个人要获得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

2、因此,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实践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对生活的满意度比较高,能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能够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遇到快乐的事能够与人分享、不快乐的事可以冷静处理如有需要会主动求助于他人,有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平衡的能力,这些都是当今大学生趋于成熟的表现。 大多数学生的意志健全人格完整、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前途方面的态度是尽力争取明天的幸福,因为他们相信,如果能正确

3、计划自己的未来并且努力工作,将来的家庭生活会很幸福,会越来越好,学生们知道,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的努力,往往都能好起来。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当代大学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成长,亲身感受到了先进与落后的碰撞、文明与愚昧的冲突、现代与传统的矛盾,自身发展面临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诸多压力,心理负荷越来越重,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一、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进入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好,由于家庭原因或高考非正常发挥等客观因素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这些学生往往觉得自己很不幸,容易产生自己命不好,怎么努力也没用的心态,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

4、一种就是在学习上不怎么用功,进入高职院校也是不得已的选择,这些学生会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二)学生自卑心理来自于社会对高职院校教育的偏见,这种偏见也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在同龄学生中属于比较差的一类,进而对自身实力和未来前途产生怀疑,日常学习生活感到无所适从。 (三)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 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形式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高中时代无休止的学习到现在的自由自在;从以往班主任的严厉管教,带领学生学习到现在的自由发展自主学习;大学的生活学习,整体看来是完全不同于以往学习时代的,在这样一个看似自由、放松的环境下,很多大学生

5、开始失去了目标、迷失了方向、淡化了以往奋斗的激情,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多数表现为迷茫、百无聊赖生活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心理,这些心理问题对应在行为上表现尤为明显。 二、很多学生有自我放弃心理 高职学生是在心灰意冷的心理状态下迈进高职大门的,这些学生在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及学习积极性上比较欠缺,并可能有较多常见的心理问题,调查显示有部分学生认为是高考的失落让自己进入了高职生的群体,精神一蹶不振自卑心理严重,学习意识缺乏动机不强;一部分学生对个人价值观的认识不足,想学习又缺乏刻苦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在问到大学生活里你最经常的感觉是什么,有部分的学生回答是无所事事,还有的学生严重受到社

6、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认为学习无用,将来个人生活质量高低主要靠父母靠后门,只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不用学习同样可以赚大钱因而经常旷课,在网吧通宵达旦,考试就等着作弊,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容乐观。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环境物质非常丰富,加上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溺爱几乎没有受到过挫折,因而缺乏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部分学生遇到小小的挫折也不能够鼓起勇气独立解决,亲人离世、学业危机、失恋都有可能让他们一蹶不振,此外,部分学生遇到困难或紧急情况会感到不知所措,遭受失败后也往往悲观失望,由此产生心理压抑等症状。 三、建议与对策 (一)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

7、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着力于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绝不单纯是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教师的事情,应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不同的工作角度来促进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配备专兼职教师,加强师资培训。高职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纳入本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去,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提高师资队伍理论、业务及职业道德水平。同时,专职人员要对兼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社交及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二)设立心理健

8、康教育基本机构,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必不可少,这一机构的职能范围主要有(1)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并建立学生档案,做到早发现、早干预;(2)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之类的教育活动;(3)成立学生的心理健康协会等学生社团;(4)开展心理咨询活动;(5)组织心理辅导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心理辅导队伍的整体水平。 健全的心理咨询部门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一个完整的心理咨询部门应包括普通接待室、特例诊疗室、电话诊疗室、发泄室、群体诊疗室、心理检测室及户外专业训练等部门。其效能包括心胸扩延,新型关系组建,内部矛盾化解,观念纠偏,自我定位,自信心提高,抗压力增

9、强等等。 (三)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要构建适合国情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四)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是高职生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能够使高职生潜移默化接受教育和影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

10、的情绪特征,应大力开展有益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课外活动,支持和帮助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通过举办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加强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提高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加深对心理知识的理解,解决一些在生活学习中产生的心理困惑,达到自助助人的目的。 四、结束语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关系国家未来、国民素质的社会问题,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现阶段大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科学的疏导方法与解决措施,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的生活态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全面提升现代大学的综合素质。总之,在各高职院校中,都有相当比例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同时,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总体不高,有待提升,可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等途径,不断提高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全面发展做好服务。 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