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第4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_苏教版(2014秋).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7429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第4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_苏教版(2014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品】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第4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_苏教版(2014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第4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_苏教版(2014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第4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_苏教版(2014秋).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

2、“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2. 把12支铅笔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这

3、12支铅笔的 ( ),是( )支铅笔。“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

4、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考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析】:把12支铅笔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这12支铅笔的16=1/6,是126=2(支)铅笔。【答案】:1/6, 2。【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40分=( )时 6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50平方分米=( )平方米【答案】:2/3, 3/5, 1/2。 四、 解决问题。1. 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3个人吃,每人分得多少块?23=2/3(块)答:每人分得2/3块。2. 3千克苹果平均分给10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千克?310=3/10(千克)答:每个小朋友分得3/10千克。 3. 100克盐水中含盐20克,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 20100=1/5答:盐占盐水的1/5。 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