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第2单元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_苏教版(2014秋).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7502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第2单元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_苏教版(2014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第2单元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_苏教版(2014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第2单元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_苏教版(2014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第2单元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_苏教版(2014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第2单元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_苏教版(2014秋).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

2、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答案】:解:7月到8月的月薪增长(11001000)=100元,增幅为:1001000=1

3、0%,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4、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8月到9月的月薪增长(11701100)=70元,增幅为:7011006.36%9月到10月的月薪增长(12401170)=70元,增幅为:7011705.98%10月到11月的月薪增长

5、(13001240)=60元,增幅为:601240=4.84%11月到12月的月薪增长(14501300)=150元,增幅为:1501300=11.5%因为11.5%10%6.36%5.98%4.84%所以11月份到12月份月薪增涨幅度最大;故选:D【总结】: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单位“1”,根据“(大数小数)单位“1”的量”进行解答二、填空题1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售出图书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 )册星期五售出的图书册数是星期四的( )%【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解析】: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售出图书最多的一天是990册(周六),最少的一天是390册(周二),这两天售出册数之差就是售出图

6、书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的册数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用周五售出的册数(550册)除以周四售出的册数(400册)即可(结果用百分数表示)【答案】:解:售出图书最多的一天是990册(周六),最少的一天是390册(周二),990390=600(册)答:售出图书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600册。周五售出550册,周四售出400册,550400=1.375=137.5% 答:星期五售出的图书册数是星期四的137.5%故答案为:600,137.5【总结】:此题考查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关计算2看图填空:(1)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

7、书馆借书,从所给的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小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 )分,在图书馆借书用( )分(2)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解析】: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从家出发20分钟行走了1千米,停留20分钟后继续前进,经过20分钟又行驶4千米到达图书馆,在图书馆借书用了40分钟,然后用了20分钟返回到家由此即可解决问题【答案】:解:(1)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从所给的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小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20分,在图书馆借书用40分;(2)20分=1/3 小时,51/3 =53=15(千米/小时);故答案为:20,40,15【总结】:此题考查

8、了利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行走时间和行走路程的关系,以及通过观察统计图得出行走时间与路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三、解答题1下面是一个病人的提问记录折线图(1)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测量一次体温(2)该病人这几天的最高体温是( )摄氏度,最低体温是( )摄氏度,相差( )摄氏度【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解析】:(1)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护士每隔126=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折线图中最高的点表示温度最高,最低的点表示温度最低;则这个病人的最高体温是39.5摄氏度,最低体温是36.8摄氏度【答案】:解:(1)126=6(小时),答: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这个病人的最高体温是39.5摄

9、氏度,最低体温是36.8摄氏度,39.536.8=2.7(摄氏度)故答案为:(1)6;(2)39.5,36.8,2.7【总结】: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据的多少,还能看出数据的变化情况2小杰在做一壶冷水加热的实验时,记录了水温变化的情况,并制成了统计图(如图)根据统计图填空(1)给水加热前,水的温度是( )(2)水温从 26上升到90,用了( )分钟,从90上升到100用了( )分钟(3)如果继续加热5分钟,水温大约是( )【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解析】:(1)观察此统计图,横轴表示的是加热的时间,纵轴

10、表示的是温度,在时间为0时对应的温度是26摄氏度,由此得出未加热时水温是26摄氏度;(2)90度对应的时间是6分,故水温从 26上升到90,用了6分钟100对应的时间是11分,116=5(分)(3)当水沸腾了以后,继续加热,水温不会发生变化还是100【答案】:解:(1)给水加热前,水的温度是26(2)水温从 26上升到90,用了6分钟;从90上升到100用了 5分钟(3)如果继续加热5分钟,水温大约是 100故答案为26;6;5;100【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3如图是某地区三至九月份水位情况统计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一幅( )统计图(2)记录员一共记录了( )次(3)水位最高是( )厘米,最低是( )厘米(4)七月份以后水位的整个趋势是( )【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4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这是( )统计图,( )年的利润最高;(2)2019年比2019年增长( )%;(3)按2019年的增长率,预计2019年的利润应达到( )万元【答案】:解:(1)这是折线统计图,2019年的利润最高;(2)(50004000)4000=10004000=25%(3)5000(1+25%)=5000125%=6125(万元)故答案为:(1)折线;2019;(2)25;(3)6125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