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1.课时2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7932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1.课时2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优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1.课时2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优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1.课时2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1.课时2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1.课时2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 年级:四年级 册次:下 学校: 教师:课题位数不同的的小数加减法(P73例2)课型新授

2、课计划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例2仍然是以购书为背景教学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材通过小精灵的提问和师生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反思,将计算过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思考,并归纳和概括出笔算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承前启后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位数不同的的小数加减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掌握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2经历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计算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难点:理解计算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时不能遵循末位对齐的道理。化解措施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设计思路复习巩固,导入

3、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1.复习。(1)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2)在计算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2.导入。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1.认真倾听教师的提问,并回答问题。(1)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整数加法时,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整数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当10。(2)在计算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用竖式计算。358+183=541800-145=655

4、56.32+3.39=59.719.58-4.38=5.2自己列竖式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1.出示教材第73页例2主题图。(1)组织学生读题后,列出算式。(2)引导学生讨论:下面两道算式该怎样用竖式计算?6.45+8.38.3-6.45(3)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独立列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引导学生重点说清为什么这样列竖式)(4)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竖式。6.45+8.3=14.758.3-6.45=1.85(5)引导学生讨论:计算8.3-6.45时,在8.3的末尾补“0”的依据是什么?影响最后的计算结果吗?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1.(1

5、)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6.45+8.38.3-6.45(2)小组合作,讨论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独立列竖式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4)汇报:在小数加减法中只有小数点对齐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可以把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转化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进行计算。(5)明确:被减数的百分位上没有数,就在被减数的百分位上添“0”占位进行计算,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知小数的大小并没有改变,不影响最后的计算结果。2.总结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1)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2)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可以省略不写。(3)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道理都是一样

6、的,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只有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1.8+5.45=7.255.9-3.58=2.327.2-5.44=1.7612.5+0.57=13.078-0.57=7.43自己列竖式并验算3.李阿姨买上衣用了23.6元,比买裤子多用了0.84元。(1)妈妈买裤子用了多少钱?23.6-0.84=22.76(元)答:李阿姨买裤子用了22.76元。(2)李阿姨一共用了多少钱?23.6+22.76=46.36(元)答:李阿姨一共用了46.36元。4.甲数是2.7,乙数是27,如果在它们的末尾都添上一个“0”,那么变化后的两个数相差多少?270-2.70=267.3

7、答:变化后的两个数相差267.3。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1.完成教材第73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75页第6题。1.独立完成后小组选代表汇报问题的答案。2.独立完成,在判断与改错的过程中,内化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5.笑笑买文具,买钢笔用去6.75元,买文具盒用去10.8元。她一共花了多少钱?6.75+10.8=17.55(元)答:她一共花了17.55元。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2.小数与整数相加减,也要遵循相同数位对齐的原则。教师个人补充意见:板书设计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培优作业下面的竖式中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当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时,该竖式成立? A B C - A B.C A A B.C当A=1,B=2,C=5或A=3,B=7,C=5时,该竖式都成立。教学反思学生已经有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基础,在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时,通过对新旧知识的联系推广,让学生理解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小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并在对比、分析中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微课设计点教师可围绕“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设计微课。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