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3.课时1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7940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3.课时1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优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3.课时1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优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3.课时1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3.课时1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3.课时1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

2、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 年级:四年级 册次:下 学校: 教师: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P43例1、P4

3、4例2)课型新授课计划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例1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变长金箍棒怒打小妖的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引出4个等式,探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例2教学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可以把一个小数扩大或缩小。承前启后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会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3.经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发现和应用过程,体会观察比较、归纳应用的学习方法。重难点重点: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难点:应用

4、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化解措施观察对比,合作探究。教学设计思路观察对比,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索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观察对比,导入新课。(5分钟)1.课件出示两组数据,组织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A组:0.46和0.4600B组:2.68和26.82.揭示课题:看来小数点移动与小数的大小变化有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1.观察两组数据,汇报发现。A组数据:小数点都在0和4之间,小数的大小没变。B组数据:数字的排列顺序没变,小数

5、点的位置移动了,数的大小变了。2.明确本节课的所学内容。1.下面的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21.73 2.173217.3 2173自己说一说二、合作交流,探索规律。(15分钟)1.探究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小数大小变化的关系。(1)让学生移动小数26.35的小数点,记录移动的方向和得到的结果,并说说得到的小数与原小数相比,扩大了还是缩小了。(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说明: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决定了小数是扩大还是缩小。2.探究小数点移动的位数与小数大小变化的关系。(1)组织学生把0.009 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说说都得到了什么数。(2)质疑:都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却得到了几个不同的数,为什么?

6、(3)组织学生从上到下观察下面的四个等式,引导学生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与原小数扩大的倍数的关系。0.009 m9 mm0.09 m90 mm0.9 m900 mm9 m9000 mm(4)引导学生从下到上观察上面的等式,探究小数点向左移动的位数与原小数的大小关系。3.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43页例1中的填空。1.(1)移动小数点,并做好记录。右移一位:26.35 263.5,扩大;右移两位:26.35 2635,扩大;左移一位:26.35 2.635,缩小;左移两位:26.35 0.2635,缩小(2)发现规律,明确:小数点向左移动,数变小了;小数点向右移动 ,数变大了。 2.(1)汇报结果。

7、(0.09 m、0.9 m、9 m)(2)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 :小数的大小变化既与小数点移动的方向有关,还与小数点移动位数的多少有关。(3)观察教师给出的等式,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4)从下往上观察,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3.完成填空。2.填空。(1)0.120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2)213.51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

8、缩小到原来的1100。(3)把0.2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相当于把原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结果是(2.5)。(4)把9.3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相当于把原数(缩小到原来的),结果是(0.0936) 。3.判断。(1)把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缩小到原来的。()(2)把3.69扩大到它的1000倍是369。()(3)把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4)去掉16.00末尾的两个0,相当于把16.00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10分钟)1.教学例2(1)。(1)组织学生讨论:把0.07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多少?(2)组织学生把

9、0.07扩大到原来的100倍、1000倍,并汇报结果。2.教学例2(2)。(1)组织学生探讨:把3.2缩小到原来的是多少?小数点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怎么办?(2)组织学生将3.2缩小到原来的,并汇报结果。3.(1)组内讨论,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并汇报。明确:把0.07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可以看作把0.0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即0.07100.7。(2)独立完成,全班汇报。4.(1)组内讨论,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并汇报:把3.2缩小到原来的,可以看作把3.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3.2100.32。明确:小数点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那么要用“0”补位。(2)独立完成,全班订正。4.在( )里填

10、上适当的数。1.73(1000)=17300.24(100)=24(0.072)100=7.2 (0.37)10=0.037四、巩固应用,提升能力。(5分钟)1.完成教材第44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46页第5题 。 根据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独立完成各题,并交流结果。5.填空。(1)把0.062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62。(2)把3.8缩小到原来的()是0.038。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2.知识巧记:小数点,本领大,走一走,数变化。向左走,数缩小;向右走,数扩大。数位不够怎么办?找“0”补位解决它。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11、板书设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0009 m9 mm009 m90 mm09 m900 mm9 m9000 mm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培优作业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0.76 m2,如果将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所得到的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0.76(1010)=76(m2)答:所得到的大正方形的面积是76 m2。提示: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a倍,那么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aa)倍。教学反思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和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掌握。为此,教学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探究、讨论的空间,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微课设计点教师可围绕“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设计微课。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