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小小养殖场_北师大版(2014秋).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8513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小小养殖场_北师大版(2014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小小养殖场_北师大版(2014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小小养殖场_北师大版(2014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小小养殖场_北师大版(2014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小小养殖场_北师大版(2014秋).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小养殖场。(教材第30、第31页的内容)来源:学科网ZXXK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

2、色添辉。 1.结合生活实际,直观感受“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所体现出的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来源:学科网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2.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

3、大小关系。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3.在用语言描述数据、选择数据的过程中,培养数感,发展数学思维和初步的推理能力。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难点:发展学生思维。课件。师:同学们,谁去过养殖场或在电影、电视上见过养殖

4、场?养殖场里面一般会有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场面。有可爱的小鸡,漂亮的大公鸡,还有下蛋的母鸡养殖场里面也有大白鹅养殖场里还有鸭子呢【设计意图:大部分学生喜欢小动物,由谈论养殖场的相关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学习的状态。】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有关养殖场的事情,老师这也有一幅关于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大家一起看一看,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1:养殖场里有鹅22只。生2:养殖场里有鸡100只。生3:养殖场里有鸭92只。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做简单板书:鸡100只鸭92只鹅22只2.鼓励学生说说这些小动物的多少情况。师

5、:观察得很认真。在这个小小的养殖场里有100只鸡,22只鹅,92只鸭。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谁多?谁少?学生回答,教师注意做简单的板书。(1)鸡的只数最多,鹅的只数最少,鸭的只数在它俩之间。板书:鸡鸭鹅(2)鸡有100只,比鹅的只数多。板书:鸡比鹅多。(3)鸭有92只,鸡也比鸭的只数多。板书:鸡比鸭多。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对。但是,鸡有100只,鹅才有22只,鸡比鹅多多了,说鸡比鹅多;而鸭有92只,鸡也就比鸭多几只,也说鸡比鸭多,你认为这样合适吗?学生讨论一下。师:那怎样才能区分鸡和鸭比鹅多的程度呢?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和说明。如:生:鸡比鹅多很多。(或鹅比鸡少很多)师:我

6、们可以说鸡比鹅多得多或者说鹅比鸡少得多。生:鸡比鸭多一点儿。(或鸭比鸡少一点儿)师:我们可以说鸡比鸭多一些或者说鸭比鸡少一些。结合交流,教师板书:鸡比鹅多得多。(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一些。(鸭比鸡少一些)师:以后生活和学习中,用语言说明两个数的大小的时候,如果两个数相差比较多,我们就用“多得多”或“少得多”;如果两个数差的比较少,我们就用“多一些”或“少一些”;如果两个数的大小差不多,我们就用“差不多”。【设计意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既是已有知识的应用,又是对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更为下面的活动提供课程资源。】3.猜兔子的只数。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多得多”“多一些”“少

7、一些”“少得多”来描述数的关系。现在我们来猜一猜这个小小养殖场里有多少只兔子。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第二个问题,然后师生共同完成活动。如:生:是90吗?师:比90少得多。生:比90少得多的数有18、26,是18吗?师:比18多一些。生:是26。师:真棒!你猜对了。4.猜羊的只数。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第三个问题,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后,交流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及时进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猜数游戏对学生既有吸引力,又有很强的挑战性。】师:今天大家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数据相差多少,表现得都很好。课下希望同学们应用这些词语玩猜数游戏时

8、,注意总结猜数的策略和技巧,下来我们再一起交流。【设计意图:既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又对学生课下游戏提出要求,让学生在玩中学。】小小养殖场鸡100只鸡比鹅多得多。(鹅比鸡少得多)鸭92只鸡比鸭多一些。(鸭比鸡少一些)鹅22只1.“多得多”“多一些”等这些词语在生活中经常用到,但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感受大多是模糊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理解,多说多议,使学生初步了解“多得多”“多一些”等词语的含义,进而达到会用语言描述的目的。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能力。在了解用语言描述数之间相差程度后,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判断和选择合适的数据,培养学生理解、判断和识别能力。通过游戏,在玩的过程中练习用语言描述数之间相差多少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初步的推理能力。A类比少得多,可能有多少,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10275(考查知识点:数据相对大小关系;能力要求: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B类(考查知识点:数感及估算意识;能力要求:能结合生活实际情境进行合理的估算,培养数感。)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27B类:(答案不唯一)在50本左右即可。来源:学*科*网教材习题第31页“练一练”1.跳远的可能有12人;跳绳的可能有76人。2. 39岁3. 55个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