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春天在哪里(4)_鲁人版.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9021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春天在哪里(4)_鲁人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春天在哪里(4)_鲁人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春天在哪里(4)_鲁人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春天在哪里(4)_鲁人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春天在哪里(4)_鲁人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春天在哪里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课程标准: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

2、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春天在哪里是山东人民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设计这个案例时,我力求体现“三个关注”:(一)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二)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三)关注课堂的生态。以儿童直

3、接参与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在活动的参与中熏陶情感,发展品德,培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

4、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材分析:春天在哪里是山东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春天在哪里是根据季节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安排的,教师在学生春天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围绕“寻找春天、赞美春天、留住春天”几个环节,使学生在活动中寻找春天、发现春天,去体验春天的美丽,去感受春天所带来的愉快,从而加深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并在看、听、闻、想、说等全身心的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科学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良好品德,让学生的个性得

5、到张扬,思维得到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对周围事物处处充满好奇,处处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求与探索精神。现在正处在春季,学生们已经体验到了春天的到来,并且观察到校园、上学路上、以及小区周围发生的变化。因此,我组织学生看、唱、说、画,发现春天之美,引导儿童与文本交流,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目标:1、亲近自然,探究春天的特征。2、初步了解春天的动植物常识。3、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喜悦,热爱大自然。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身边春天和自然春天的特点,了解春天到来的信息。 难点:以春天为启迪让学生感受快乐

6、,萌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珍惜春天、珍惜时间。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孩子们,现在是哪个季节?(春天)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猜一猜是什么歌?(春天在哪里)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仔细听!师生一边拍手一边唱歌。这首歌是歌曲春天的。你喜欢春天吗?(喜欢)老师也非常喜欢春天。那春天到底在哪里呢?板书:春天在哪里二、 感受春天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到大自然中寻找了春天,你们找到了吗?1、寻找春天春天到底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交流:天气的变化;植物的变化;动物的变化;人们的变化。请同学们把大自然中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的、想到的跟其他同学分享一下,好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活动。汇报交流:天气变化

7、:暖和 冰雪融化 空气干燥且刮大风植物变化:小草、柳树发芽了,变绿了 各种花开了还有哪些花是在春天开的呢?(欣赏花的图片:迎春花、桃花、玉兰花等)咱们学校里植物又有哪些变化呢?前几天,老师到校园里拍了一段小视频。大家想看吗?(学生看视频:校园里的春天)我们的校园美吗?(美)动物变化: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鸟在歌唱、小松鼠(冬眠的动物醒了)(看动态图片)人们变化:穿的衣服少了、春天农民伯伯播种、郊外放风筝(引出古诗:村居,描写春天里孩子们的活动)(设计意思:通过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知道更多春天里的动植物变化以及人们的活动,使学生在欣赏春景的同时,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

8、我们生活的影响,感受大自然的美妙。)2、 赞美春天春天这么美,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它吧!你能用一个词或一首诗、一首歌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吗?词:春暖花开、春回大地、鸟语花香、欢歌笑语、百花盛开等诗:村居春晓绝句等歌:小燕子春天在哪里等课件出示儿歌春天,学生齐读。现在让我们再次去感受春天的美丽。(视频:呼唤春天)3、 画春天春天是温暖的,美丽的。春天令人陶醉,我们都希望留住春天,让美丽的春天永远陪伴我们。那你想用什么方式留住春天呢?(拍照、画画等)请同学们拿出纸和彩笔,把你心中最美的春天画下来。(配音乐)学生画春天,然后每组选出一幅最美的画上台展示。(设计意图:我安排了让学生赞美春天的诗句、儿歌、唱赞美春天的歌曲和通过自己的双手来画一画赞美春天的图画,既达到本环节安排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说、画等能力。)三、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寻找春天、赞美春天、留住春天三个环节来表达我们对春天的喜爱。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珍惜这美好时光,好好学习。教学设计:春天在哪里寻找春天 赞美春天 留住春天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