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1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_青岛版(2014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9459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1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_青岛版(2014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1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_青岛版(2014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1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_青岛版(2014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1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_青岛版(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1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_青岛版(2014秋).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

2、”“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材分析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

3、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因此,指导学生加强学具操作,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切实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是打基础的工作,非常重要。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一是注重在操作中感知。为了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强调学生手、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二

4、是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在计算教学方面,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多种想法,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答案。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信息窗的情境取自于真实的素材,是一幅小学生在给海鸥喂食的场面。通过观察,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展开对1120各数的认识。在认识11-20各数时,结合摆弄学具和计数器,先学11,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基本的内容,再认识11-20各数。借助从画面提出的“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岩石上现在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引出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学习。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些内容有意识安排在练习中学习和扩展。如在自主练习中,设计有“按顺序写数”,进一步学习数的顺序;“

5、填或=”让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估一估两堆共有多少块糖”渗透估算,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本单元内容。教材编写特点:1、 关注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如数物体的个数 ,借助小棒等学具数数、计算加减法等。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经常接触到11-20以内的数数、比较大小、读写、简单的计算等。在教材编写时,充分地利用这些现实的知识基础。如:在教学认识“11”这个数时,直接让学生数出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这是充分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认数之后教学“12+3=?”时,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数一数或利用小棒或计数器通过摆一摆、拨一拨

6、等数学活动,自主完成对算理算法的探究。2、 注重在直观操作中感知与抽象。教材在编排11-20以内数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数数,在借助小棒等学具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感悟数的大小,掌握数的顺序。接着把10根捆成一捆 ,在直观的基础上抽象出10个一是1个十 ,然后用计数器表示出来,借助计数器进一步抽象出数的写法。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有直观到抽象,有利于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发展数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另外,在教学加减计算时,也经历了解决红点问题借助学具明确算理,解决绿点问题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抽象算法的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3、 倡导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本单元教材在认数和计算的编排上都注重了解决问

7、题方法的多样化。如:在认识“20”时教材呈现了借助实物来一个一个的数,用小棒数一数,用计数器拨一拨等多种方法。在计算教学时,也呈现了数一数,拨一拨、摆一摆等多种方法。多样化的方法是以展示学生在合作探究成果的形式呈现的,表明这些方法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产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3、结合具体实例,能

8、正确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名称。4、经历用20以内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的读写2、能正确数出11-20物体的个数。教学难点1、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2、能正确日算十加几、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建议1、 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生活活动经验探究新知。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这样,既可以有的方失,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乐于思考。如在教学时11-20各数的认识时,可

9、以直接将问题提出,让学生数一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学生根据已有的具备的数数经验,很容易数出有11只和20只,而且会出现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等不同的办法,这些经验将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新知的探究。同样。在教学“12+3=”时直接然给学生想办法来计算。因为学生在认数时已经形成了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数的活动经验,所以学生很顺利得出计算结果,并借助学具操作探究“十几加几”的算理和算法。放手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进行探究,满足学生成为发现者的愿望 ,也能帮助其联系已有的认知基础探究新知。,2、充分借助学具操作,让学生经历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数的认识和计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要充分

10、的借助学具操作,让学生经历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如本单元中,计数单位“十”和数位“十位”时非常重要的。学生理解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是比胶困难的。在教学时,要充分的让学生用1根小棒代表1只海鸥来摆一摆,然后让学生思考怎样摆才能使学生一眼就看出是多少。随着学生想出把10根打成一捆,引出“10个一就是1个十”,让学生深刻体会计数单位“十”的意义产生的重要性。再借助计数器表示出“11”,对照小棒、计数器写数,在头脑中建立起“1个十”和“10个一”的表象,理解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这样,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数感。3、放手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展现多样化的方法。在解决问

11、题的过程中,要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探索算法,并通过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如:在教学“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时,教师在学生列出算式“12+3”后,让学生独立思考等于多少,如何计算,然后进行交流,充分展示多样化的方法,如数一数,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2+3=5,10+5=15”等,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习惯等会有不同,所以出现的方法可能不同,像数一数的方法在情况比较好的班级就会不存在,而“2+3=5,10+5=15”这种方法又有可能没有出现,我们在教学时,要明确每一种方法的价值,对重要的方法,如借助学具操作和“2+3=5,10+5=15”必须出现,如果学生不出现

12、要进行引导,并重点处理,而其它方法可以适当灵活处理。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可以保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4、依据教学目标全面回顾,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评价学生时,可以从以下3各方面进行。能否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能否正确的读、写;能否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其所在的数位;能否掌握数的组成并会比较大小;能否正确的进行口算“10加几”、“十几加几(不进位)”及相应的减法,知道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否借助学具进行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能否借助学具操作进行抽象概括,病娇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否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13、,借助已有的经验主动思考,享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具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课时安排共4课时 机动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课时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1喂海鸥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1综合练习1智慧广场1合计4 第五单元 1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n 教学内容教材第76-79页信息窗1,11-20各数的认识及相关的练习。n 教学提示创设“海鸥回来”的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自然的认识数,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然后通过摆一摆、捆一捆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和掌握“10个一是1个十”及数位个位和十位,掌握11-20 个数的组成。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欢迎海鸥回来的情境。图中包含的主要信息

14、有:沙滩上有11只海鸥、13个小朋友、礁石上有20只海鸥。借助问题“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沙滩上 有多少个小朋友”和“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引入对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挂图创设情境,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画的什么的是什么,接着结合学生的回答适当介绍素材的背景:由于人们注重环境保护,大海的生态环境改善了,海鸥又回来了,看,一群小朋友正在海边欢迎海鸥的到来,再给海鸥喂食。这样,一方面增长学生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入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第一红点标示的问题是:“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教材先出示了两种不同的数法,接着借助小博士引出学具,学习数的组

15、成、数位及读写法。这样,从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解决抽象的计数单位和数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会数、会写20以内的数。 2、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进一步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比较数的大小。4、让学生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数感。过程与方法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从情景中自然的认识数,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然后通过摆一摆、捆一捆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和掌握“10个一是1个十”及数位个位和十位,掌握11-20 个数的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观念分

16、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并与他人交流,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2、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环保意识的态度和习惯。n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 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数感。教学难点: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 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数感。n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n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介绍背景:市南区发起“挽留海鸥”的活动,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不久“海鸥回来了”,让我们去看

17、看现在海边的美景,怎么样?2、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完整。)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谈话:如今海边变美丽了,可爱的海鸥又回来了。你瞧,小朋友和海鸥玩的多开心啊!设计意图:既创设了学习新知的情景,又借助情景让学生说:“怎么做才能让海鸥回来呢?”让环保教育与知识学习融为一体。(二)探究新知:1、你们看图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充分提问。)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 沙滩上有多少个小朋友?2、数11-20各数你能估一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吗?数一数,说说你是怎么样数的。1个1个的数,2个2个的数,说明:着重让学生掌握1个1

18、个的数,2个2个的数,5个5个的数。根据提出的问题,数出自己喜欢物体的个数。(学生说说数的办法。)学生数出并回答,师随机板书此数学习11-20各数的数法。让学生把图中的数数全,把图中提到的各种信息展示完整。2、认识数的组成、数位和计数单位。(1)怎样才能把数数的更准确呢?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摆小棒学习数“沙滩上有几只海鸥?”(用小棒表示海鸥)(2)引导学生把其中10根捆成一捆,强调10个一是一个十,让学生初步体会十进制,体会十几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一捆小棒加一根就是11,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一捆加两根就是12,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接着让学生按这种方法摆出11-20各数,

19、知道2个十是20。(4)在计数器上表示数,教师说明: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十。11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呢?指学生试拨。(5)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并说一说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6)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摆一摆,圈一圈,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这个数怎么写?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7)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先数一数,再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教师引导学生数10根捆成一捆,看看可以捆成多少捆。1捆表示1个十,2捆表示几个十?2个十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2个十是

20、多少?(板书:2个十是20)怎样写?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摆一摆、数的组成、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写数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不能将之分离开来。(三)巩固新知:1、第1题先让学生按要求圈出10个,再说说各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最后写一写。2、教科书第78页的第2题:写一写,画一画这是一道巩固数位知识的练习题,弄懂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样画?完成后进行扩充练习。3、教科书第78页第3题:按顺序写数。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对20以内数的排序练习:(1)从小到大(2)从大到小4、第4题:按顺序把各点连一连。5、第5题:塡一填,读一读。6、第6题:找一找

21、,读一读。学生找到课本11、12、13、14、15、16、20页,读一读。比一比:15和12谁大谁小?你是怎么比的?7、教科书第79页第7题:数学游戏先给学生解释清楚几个名词:大、小、大得多、小得多、差不多。讲清楚规则后,让学生同位合作游戏。8、第8题:比一比,塡一填。9、第9题:先照样子圈一圈,在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糖?让学生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多少颗糖。引导学生理解“照样子圈一圈”,即把5颗糖圈在一起,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引导学生:每个圈里有5颗糖,我们可以5个5个的数,怎样数?最后还有3颗糖还没圈进去。怎样数?一共有多少块糖?本题主要让学生学会5个5个的数,同时渗透10加几的不进位加法(15+

22、3=18)10、第10题:小蝌蚪找妈妈10以上的数和10以内的数怎么比较大小?两个10以上的数怎么比较大小?引导学生理解题的意思:比15大的蝌蚪是左边青蛙的孩子,比15小的蝌蚪是右边青蛙的孩子。在以上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用县连一连。11、第11题:想一想,塡一填。看看这两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2个2个的数,一个顺数一个倒数)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各种练习,掌握11-20以内的数组成,比较大小、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更好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四)达标反馈一、填空1、一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 )2、“11”十位上的“1”表示( )3、16里面有( )4、有2个十,就在( )位上写2。5

23、、比14大,比16小的数是( )二、补充习题1.看图写数。2.填一填。参考答案:1. 11 182. 11 13 14 16 17 19参考答案:一、填空1、一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 12 )2、“11”十位上的“1”表示( 一个十 )3、16里面有( 一个十和6个一 )4、有2个十,就在( 十 )位上写2。5、比14大,比16小的数是( 15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生:我学会了数11-20以内的数。生:我知道11-20以内数的组成。生:我知道数位和记数单位区别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

24、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六)布置作业一、【基础平台】写一写二、【能力检测】摆一摆,填一填三、【拓展应用】画一画参考答案:一、【基础平台】写一写14 16 20二、【能力检测】摆一摆,填一填 19 20三、【拓展应用】画一画略 板书设计 1 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n 教学反思本课的知识点较多,对学生容易掌握的数数、读数和写数安排的分量较轻,重点放在了认识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的组成这几个知识点时,充分利用了摆一摆和计数器,并借助摆一摆和计数器将这几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