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g k h∣人教部编版(部编版(2016).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9869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g k h∣人教部编版(部编版(20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g k h∣人教部编版(部编版(20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g k h∣人教部编版(部编版(201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g k h∣人教部编版(部编版(20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g k h∣人教部编版(部编版(2016).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5. g k h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教学目标: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

2、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学会g、 k 、h三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

3、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3.初步学会拼音有介音的三拼音音节,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5.认识“画、打”2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重点: g、 k 、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教学难点: 拼音的拼音方法。教具准备: 拼音、生字卡片。教学时数

4、: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复习检查。1.看卡片认读6个韵母。2.我们已经学过几个声母?谁来读?哪几个声母读起来要送气?(f t) (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我们已经学了6个单韵母,10个声母。今天,我们要学习第5课,认识3个新朋友,比一比看谁最先学会,做到会读、会写、会认。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声母g。1.看插图说话引出g: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听话说话:图上画着几只鸽子,衔着一只花环。)师引入:鸽子的“鸽”声母是g。花环的形状像g,板书:g。 2教学g的发音,记清字形。(1)示范发音,仔细听,看口形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3)记字形,

5、启发想象,g像什么? (4)教顺口溜:一群白鸽g g g,鸽子花环g g g,9字加弯g g g。3.指导书写。(二)教学声母k。1.看插图说话引出k: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数一数有几只蝌蚪?它们一齐向什么地方游去?(八只小蝌蚪在水里一起向草丛中游去)。2.引入:蝌蚪的“蝌”的声母就是k,板书k。3.教学k的发音,记字形。(1)示范发音,讲要领:发音时,嘴要送出一股气,用小纸条示范。(2)请学生口对手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3)你能在插图上找到k吗?还有什么办法能记住它?(4)教顺口溜:一群蝌蚪k k k,像挺机枪k k k。(5)指导书空和书写,k两笔写成。(三)课中操。清清

6、小河中,水草摇呀摇,一群小蝌蚪,来把妈妈找。(边做动作边念)(四)教学声母h。 1.看插图说话引出h:图上画着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听话说话:丁丁和冬冬坐在椅子上喝饮料。)板书:h 2.教学h的发音,记清形。(1)范读,跟读,齐读。(2)在图上找找h,记形:像把椅子h h h。(3)指导书写,一笔写成。(五)学习g 、k 、h与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 出示音节,学生拼,老师评价。(指名读,齐读)三、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声母,它们分别是g 、k 、h,我们不但会认,还学会了书写。四、知识的拓展延伸出示两首儿歌,指导学生读:边读边找一找含有声母g、k、h的音节。 五、作业安排:书写 g k

7、 h 各两行 板书设计 k h (在四线三格中书写)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一)复习检查。 1.打乱顺序认读6个单韵母的四声,连读u u u。 2.卡片认读:g k h,读顺口溜,g和k,发音时有什么不同? 3.认读音节:m g、b k、h l,这些音节都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两个字母组成的,我们称它们为两拼音。(二)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g k h三个声母,现在我们要继续学习这三个声母和单韵母的拼音,还要练习新本领“三拼音”。二、讲授新课(一)教学三拼音节gu。1.说话引入:小朋友吃过瓜吗?你吃过哪些瓜?2.音节分析:“瓜”的音节怎么写?板书:gu,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gu

8、是由声母g,介母u,和带调韵母三个字母组成的。)及时反馈:u原来我们称它为什么?在这里介于声母和单韵母之间,我们叫它什么?齐读:介母 3.拼读音节。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 三拼音怎么拼呢?(看图)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猛推卡片)说明三个字母要快速拼读才能读好。讲解三拼音的要领:一是要快、二是连,要一口气连读成一个音节,中间不能中断。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 (二)教学三拼音节gu。1.分析音节:g声母,介母u,韵母。2.回忆方法。3.拼读音节。(指名拼读,火车读,齐读)(三)课中操。我的家乡瓜儿多,冬瓜胖来南瓜黄,我的家乡花儿美,牡丹月季夜来香。瓜儿多,花

9、儿美,一天一夜夸(ku)不完。(四)巩固运用三拼法拼读音节。 1.复习三拼音拼读方法。 2.拼读:dudu tutu nunu(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卡片认读音节:ku gu ku hu 4.练习:比一比每组音节有什么不同。g-gu k-ku h-hug-gu k-hu k-ku三、朗读儿歌,巩固拼音(一)出示带拼音的儿歌说话。(二)学生自由读一读用红色标出的音。(三)教师范读儿歌,强调轻声。(四)师生模仿各种声响。四、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三拼音,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不仅会认,而且还会连读三拼音。以后我们将拼读更多的三拼音节。五、知识的拓展、延伸课件展示儿歌,朗读,找出三拼音节。六、作业安排: 书写音节 gua hua kuo guo 各一行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