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看菊花3_苏教版(2016).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9873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看菊花3_苏教版(20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看菊花3_苏教版(20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看菊花3_苏教版(201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看菊花3_苏教版(20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看菊花3_苏教版(2016).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备课用笺(一)l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

2、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课题 9 看菊花l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使用课时2l 总第 课时l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两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喜爱菊花,不仅是因为菊花好看,更因为它有不怕寒冷的精神。l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l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实物投影仪。2.图片、生字卡片。l 主要板书计划:9 看菊花来源:学_科_网好看不怕冷l 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临写。课外:朗读、背诵。 小学语文备课用笺(二)l 教学过程:教学随笔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2.板书:看菊花。齐读。来源:学&科&网Z&X&X&K二、 初读指导1.范读课文。2.学生练读课文。(1)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 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3) 用学过的方法自学田字

4、格里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3.检查自学效果。(1) 出示词语。(2) 点名朗读。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多音字。(3) 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略)(4) 齐读。4.各自轻声试读课文。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正音。6.自读,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交流。三、 指导书写1.认识新笔画。来源:学科网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3.学生描红。第二课时一、 复习1.读生字。2.分段读课文。二、 精读训练1.分段读第一自然段。(1) 点名读。(2) 这段告诉我们是什么时候?有谁?(3) 指导读。2.学习第二自然段。(1) 自读。(2) “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这句话讲了什么?齐读。(3) 看图。菊花怎样好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4) 课文中哪句话是具体写菊花好看的?出示: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分析练习朗读。3.学习第三自然段。(1) 自读,找出人们舍不得离去的另一个原因。(2) 课文是怎样写菊花不怕冷的呢?来源:学科网(3) 指导读。用亲切的语气,速度慢些,齐读。4.背诵二、三自然段。看图连起来背诵,不记得的可以看书。配乐,指名背。5.学习第三自然段。(1) 点名读。(2) “更好看”是什么意思?(3) “我”为什么会觉得菊花更好看了?三、 总结课文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