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ɑi ei ui∣人教(部编版)(2016).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9883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ɑi ei ui∣人教(部编版)(20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ɑi ei ui∣人教(部编版)(20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ɑi ei ui∣人教(部编版)(201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ɑi ei ui∣人教(部编版)(20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ɑi ei ui∣人教(部编版)(2016).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9.i ei ui“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

2、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目标:“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

3、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学会复韵母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i、ei、u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pi du”。 3.知道i、ei、ui的标调位置。 4.会认“妹、奶、白、皮”4个生字,理解“妹妹”和“奶奶”的意思。 5.会读儿歌小白兔,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6.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

4、习惯。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

5、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学重点:学会复韵母i、ei、ui,明确单韵母与复韵母之间的不同之处。教学难点:ai ei ui的发音及其四声,声母与复韵母的拼读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具准备: 拼音 识字卡片 课件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 一、复习导入 (一)用卡片认读6个带调单韵母。(二)说说单韵母发音时要注意什么?(强调口型不变) (三)看口形,猜一猜老师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二、教授新课 (一)教学复韵母i。 1.看插图说话引出i:图上画了什么?(老奶奶在和大家讲故事) 2.i是第几声?第一声该怎么念?板书:i 3.教学 i的发音,认清字形。 读重些,i读轻

6、些,两个音要连在一起,不能分开,读 i 时可体会一下 “矮”的读音。(教师领读三遍,学生各自模仿着读,集体读,指名读。) 4.对比读,-i,让学生看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听清发音,说说老师刚才发的是什么音。 5.四声练习。 学儿歌:母出现上标,母不在找 o、e,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点去掉。 (二)教学复韵母ei 1.看插图说话引出ei: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2.借助手势,教师范读ei,(板书:i、i、i、i)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 3.学生领读,指名读,齐读。 4.给ei标调,进行四声练习。 (三)教学复韵母ui 1.看插图引出ui:图上画着什么?你能从图上找到复韵母ui吗? 2.ui

7、,u在前,i在后,读的时候口形应该怎么变?谁会读?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发ui这个音的?(先发u,口形慢慢变小,变成i。u重i轻,一口气连成。)指名读、齐读。 3.告诉学生ui的声调标在i上,运用顺口溜:i、u同在标在后。进行ui的四声练习。 (四)巩固练习。 1.卡片认读复韵母i、ei、ui。 2.打乱次序带调读i、ei、ui。 (五)书写指导。 这三个复韵母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单韵母在四线格中写在什么位置,复韵母也写在什么位置。两个单韵母组成一个复韵母,是读一个音。 三、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复韵母,练习了它们的标调,拼读,希望大家再遇见它们要认识它们! 四、拓展延伸五、作业设计韵母i

8、 ei ui各写两行。六、板书设计9. i ei ui -i e-ei u-ui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 (一)卡片复习复韵母i、ei、ui,说说你是怎么发音的?(2) 会认“妹、奶、白、皮”4个生字,理解“妹妹”和“奶奶”的意思。(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小白兔。二、学习新课 (一)出示i、ei、ui及其四声,开火车读。 (二)指名说说复韵母标调的规则:有不放过,没找o、e,i、u并列标在后。 (三)出示声母表,朗读声母。(四)教师:这些声母可以和单韵母组成音节,也可以与复韵母i、ei、ui组成音节。让我们一起来拼一拼,看哪位同学拼得又对又快。 (五)教师示范拼读音节di,学

9、生模仿拼读。(六)多媒体出示,学生自由拼读。 ti ki i ci gui hui kui pi bi fi gi hi li wi du tu zu hu chu shu ru三、借助插图,认识字词。 (一)教师出示插图,提问:图上都有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妹妹、奶奶”。(2) 学习“妹、奶、白、皮”的读音。四、拼读儿歌,巩固拼音。 (一)出示儿歌小白兔,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二)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三)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四)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五)有感

10、情地朗读儿歌,问:你喜欢小白兔吗?你知道小白兔有哪些特点? (六)课后能够背诵儿歌。四、学写“pi、du” (一)出示音节“pi、du”,学生拼一拼,读一读。 (二)说一说每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 (三)教师出示四线格,明确:大多数的音节的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的。在写音节时,同学们要注意音节的几个字母要靠紧,要写得紧凑、匀称;要按顺序写完一个音节的所有字母后再标调号;要看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不要看一个字母写一个字母。(四)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伸出右食指,边读边书空。(五)学生拿出练习本,在四线格里正确地书写音节词“pi、du”。五、归纳总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3个复韵母,还会拼读这么多的音节。老师相信,你们从小努力学习,学好了本领,将来一定会有所出息的。六、拓展延伸(一)“看谁听得清、找得快”。 老师或同学随机抽读复韵i、ei、ui,看谁能又准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到,并大声读出来。 (二)“找朋友”。 七、作业设计背诵小儿歌,练习拼读。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